(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比喻论:简称喻,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喻证明观点。比喻论证的作用是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观点,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
例文: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生在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分析:“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例二、例文:我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内,昼夜相循,运行有序,各不相犯。生命被划分为各有其名称的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一阶段都有不适于其他阶段的特殊工作,就像耕种庄稼,如果误了节令,便不能在别的时令播种。
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作为设喻的喻体。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
作为喻证的喻体与作为比喻的喻体不同。比喻的喻体是为了强调特征,描绘事物,侧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证的喻体是为了阐发观点,以正视听,力求神似,以义取形。一定要对自己所要论证的对象和用来设喻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与揣摩。
《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运用得很是经典。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绝。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从宏观到微观的论证方法。如果平时积累些众所周知的科学道理和原理、包含人生的谚语、成语和名人的经典论述等的真理,并且娴熟于心,那么在考试时便可以随时调动、应用、引申,演绎出一篇理由充足的文章来。例如写《谈人生道》,如果将鲁迅的有关的论述作为前提,来加以生证,那是可以讲出和引发出一番道理来的。鲁迅在《随感录十六“生命的”》中是这样说的:“什么是?就是从没的地方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其中“从没的地方出来”,“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道理,可以推衍出走人生道需要敢闯和不怕艰辛之理,这是自然而又深刻的一种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