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你的古代身份
最近几天,几篇“奇葩论文”在网络流传,其中《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径研究》、《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中国传统文化对蟋蟀身体与战斗力关系的认识》等引发网友热议。
学术论文的生产,有一整套完善的机制,这样的“奇葩论文”,又是如何通过论文生产和筛选机制,堂而皇之地登上学术刊物的?为此,晨报采访了中国大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阳,请他讲述学术论文生产、审核的机制,并探讨“奇葩论文”背后的隐忧。
晨报:论文发表过程中,一般都有“同行评议”的程序,学术共同体本身也有监督学术的功能。一直以来,都有观点认为,我们的学术共同体力量不大,并没有完全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这是否也是“奇葩论文”屡屡出现的原因之一呢?
杨阳:这些年来,我们的学术共同体,发展还是比较好的。真正的问题是,那些写“奇葩论文”的,可能并不是学术共同体中的一员,甚至很可能被在外。学术共同体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过去我们常说自然科学中有“民科”,实际上,人文社会学科中,“民科”更多,因为有些人文社会学科的门槛,确实比较低。
晨报:此前曾有报道,一位毫无任何专业教育背景的人,曾在5年中发表了800多篇论文,甚至到了后来,还有了“名气”,“不用交版面费了”,直到有人举报,这位“论文大神”才被。
杨阳:如果是自然科学领域,一个不具备相关的知识背景的人,可能抄都不知道怎么抄。但在人文社科领域的某些专业,这样的操作就相对容易实现。如果“论文”本身很奇葩还好识别,如果是抄袭的论文,在忽略查重的情况下,确实有可能蒙混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