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其实就像梁教授说的那样,上课一成不变念PPT、论文高产惊人、自高自大的教授们多了去了。若是她的气焰能压一压,上课能认真点,对学生的态度再好些,说不定风评就完全相反,变成德才兼备、良师益友了吧。
当论文发表成为衡量高校教师科研的最重要标准,当科研成为教师考核和晋升中过分重要的一环,当“高水平”的教师能成该学院及学校的财政支持——
教学可以糊弄,论文只要发出去就行,越多越好,这就不难理解,大学和老师们为了给论文成绩锦上添花,煞费了多少苦心。
近代中国大学的学术发展百年,当年推动学术制和规范化、确立教师教衔制度,力求实现“学术、教授治校”的蔡元培先生若看到今日之学术乱象,不知心中会是怎么个滋味。
近代大学诞生以前,学术的组织化、制管理尚不成熟。1917年,教育部颁布《修正大学令》,是为高校教师管理体制的发端之一。直到1927年,国民颁布《大学教员资格条例》,正式设置教授、副教授、、助教四级,这一体系沿用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的下,探索阶段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向苏联学习,教师被纳入了国家干部体制,集大学的办学者、管理者于一身。
后来,到了20世纪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扩大高校自主权的呼声不断加大,但与之相伴的,是大量的经济补贴涌入人才市场,各类“人才计划”、“学者工程”遍地开花,高校科研也被抬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经济发展之需对高校科研提出了高效率和加速前进的要求,教学与社会评价又相对难以“量化”,加上长期行政化的裹挟,大学老师们便一步一步被推上了如今这条“考核重科研业绩、轻教学”的攀升之。
由此也催生出了论文代写、专著挂名等生意,有的价格高达几万元,却仍有教师觉得“花一年工资文都值”。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许纪霖曾指出,“对于绝大部分中国高校来说,今日的人文学科实行的是一种量化的、外在的、行政主导型的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