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重对案例的学习。案例分析是对所学知识全面的考核,也是对在知识认知和理解后更高层次上的考核。对此项能力的掌握是经济学课程考核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会议提供的样卷中也看得出这点,与案例相关的分数占到了40%!足见案例题的分量。案例的学习,有两个基本的方法:一是研究在已有的各类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学习教材的分析思和方法。如在大纲推荐的参考书JSLOMAN《经济学》中,便有大量的案例分析。二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观察和积累一些与自己学习内容有关的例子,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它们。
试题包括两部分,必答题60分,选答题40分,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线。必答题是第一部分,包括三个大问题:第一题是单项选择题,共20分,要求在每个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这类题我们在其他考卷中也见过,比较熟悉。第二、第三题是连在一起的问题,共40分,要求在阅读一个案例后,回答问题。样卷所选案例是有关石油价格和欧佩克关系的一段材料,共回答6个问题,其中有与材料相关的基本经济学概念的解释,如什么是卡特尔,其目的是什么;有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所读材料的问题,如“运用经济理论和图形”解释卡特尔是如何实现其目标的;更多的问题则是综合运用所学材料的分析,如回答下述一些问题:“石油价格突然的大幅度上涨对世界经济状况可能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运用图形和理论分析1973、1974年间石油最初的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八十、九十年代出现的长期石油价格下降。”
选答题是第二部分,包括四个大题,要求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整个第二部分(即选答题全部)不给分。每个大题有2-4个小问题,基本是微观部分一二个,宏观部分一二个,这部分考题与我国同类考试中的简答题和小论述题差不多,如:“给出机会成本的定义,并解释为什么机会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何为收益递减规律?它是不是既适用于短期又适用于长期?”“指出的四个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两种主张国际贸易的经济理论”等。应该说,这部分对于我国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关键是要回答得准确和完整。如下面的问题还是不容易回答完整的:“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机会成本在实践中对下述经济单位的重要性:(1)消费者、(2)厂商、(3)。”参考答案如下:
消费者收入是有限的,这就了他们的购买力。因此,他们在或许都喜欢但又不能都买的那些商品和服务中进行选择。例如,一个家庭可能选择去度假而不是粉刷房子,一个学生可能选择购买一本书而不是购买CD片。在每种情形中,消费者放弃的其他商品带来的好处就构成了消费这种商品或服务的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