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现代化经济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新的里程碑 5月4日,习总在纪念马克思
5月4日,习总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时代,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领导的新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呈现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里程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里程碑意义,在实践中自觉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摆在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导师马克思在伦敦逝世。作为对马克思一生的总结,恩格斯指出:“正像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1恩格斯的这段话阐明了唯物史观的核心。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研究“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既是生产力水平提升飞跃的过程,还是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关系持续的过程。在这三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人类社会形态进行阶段划分时,都曾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在生产力层面,马克思指出,“机械性的劳动资料(其总和可称为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比只是充当劳动对象的容器的劳动资料(如管、桶、篮、罐等,其总和一般可称为生产的脉管系统)更能显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2而劳动资料或劳动工具则是区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器。”3马克思按照劳动资料或劳动工具的标准,把人类社会的发展依次称之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大机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