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完善公立医院。医疗、医疗制度、医疗体制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按医学的发展规律,基层医院不是永远看小病,知识提高了以后可以看中病,再提高了以后可以看大病,剩下疑难病再给大医院。但现在做不到,因为公立医院并不姓“公”,需要创收,这样就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应该发挥作用,要求大医院教好小医院、搞好基层医院,这样才有绩效,如果经过一两年小医院老不解决大问题,应给予大医院一定程度的处罚。
倒逼药企创新研发。很多药品由于昂贵的价格,给基层患者造成很大压力,药企应当改变战略,研发一些配合基层医生使用的价廉效优简便安全的药。
推进分级诊疗则要解决认识问题、观念问题和政策问题。医疗要重视早防早治,要以预防为主,这是认识问题。这个观念现在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还没有建立起来。第二是观念问题。由于中国医界存在地域、治疗水平的差距,一般老百姓的观念看病要到大医院,这需要解决。
第三是政策问题,要提高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提高水平谁来教?就是要大医院的医生教。这些医生必须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让他们主动,必须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基本上主要的是由买单。还有一部分可以用激励政策。医改是一体两翼,一个是公益性,还有一个均等性。目前要害的问题是,还没有把大医院的公益性跟分级医疗作为一个前提联系起来。
医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问。个体的研究不能代表生命的疾病和本质,复杂的学问要用整合的方法去研究、去教育、去实践,缺不得整体观、发展观、医学观及整合观。
“整合医学”包括空间健康学、健康学和时间健康学。空间健康学的概念是,人固然是一个整体,但这个整体也只是“天”的一部分,人必须服从于天。这个天一指自然,二指社会。人离不开自然,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健康学,这里所指的是指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空间,这个空间由不同层次的结构构成。前后左右上下,不同层次、不同结构间通过物质、能量及信息的联系、交换或转换,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前,我们从宏观找到微观,我们用显微镜把器官变成细胞,但传统的生理学快,人体解剖已经后继乏人,医学人文,医生离病人越来越远;时间健康学,无论空间健康学还是健康学,其涉及的物质、能量还是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一个小时之前的结果不能作为一个小时以后治病的绝对根据。
“以前是营养不良,现在是营养过剩;以前是器质性,现在是功能性;以前是生物性,现在是社会性;以前是单病因,现在是多病因;以前是早期病,现在是晚期病;以前是治疗,现在是保健。”面对变化的疾病与医疗需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医学,因为医学缺了发展观,医将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