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法律 → 文章正文

    网购经济学:同样的东西为什么我买得比别人贵!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8-04-09 17:18:12

      事实上,提升消费者信息能力会产生两个相反的效果:一方面,信息能力的提升促进了销售量的增长;另一方面,有效的竞争使得利润率下降,两方面影响共存。我们可以看到在C区域里前者起主要作用,在D区域里后者起主要作用。

      所以,在产品推广初期,商家会尽量提升消费者的信息能力,而在产品后期,商家反倒会阻碍消费者提升信息能力或降低其信息能力。

      商家当然希望消费者的信息能力水平恰好保持在让自己利润最大化的上,但这显然是一厢情愿,因为单靠商家一方无法使消费者的信息能力保持不变。随着消费者的信息能力提升,就会促进新产品的诞生,产品多了,就会再一次稀释信息能力。因此消费者需要再次提升信息能力。这是一个无止境的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

      其次,那些让我们眼花缭乱的购买规则其实更是平台的障眼法,为的就是让各层次的消费者使用不同的价钱购买。

      连接消费者和商家信息的中介也可以帮助提升信息能力。作者将其称之为“信息中介”。而信息中介按照实现手段分类,则又分为“专家中介”和“平台中介”。

      “平台中介”我们都很熟悉了,就是常见的平台。例如,天猫施行的是品牌自营模式,京东、聚美优品等等又属于平台自营,他们在组织和推进信息劳动分工时,不仅起到了汇聚信息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还解决了“如何让充满噪声和矛盾的大量数据成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这一难题。

      但是这些中介偏向谁呢?天猫和京东偏向谁呢?他们的服务主要是针对消费者的,但却很难从我们这儿收取信息服务费用,只能向商家收取费用。这个过程中,商家往往会依靠信息中介来实施一个新的思,信息中介就极有可能站在商家这边,帮助商家收集消费者信息。

      所以才会有双十一等购物节的“价格歧视”定价法,即把有支付能力的人找出来,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比如优惠券、红包等,把各类有支付能力的潜在顾客区分开来,让各个消费层次的顾客尽可能愿意掏出口袋里的钱。是不是感觉很心塞……

      这种信息中介也叫型中介。他们通常开始于一个实用的服务,希望借此吸引大量用户。而后期,他们会通过向付费商家提供用户的隐性需求来盈利。

      作者预测这种模式势必是不长久的。在未来新兴商业模式中,信息中介可以站在消费者一边,重点为个人消费者服务,这样一个专门的中介被称为个人助理(Personal Assistant,PA)。个人助理在未来可能取代当前的很多中介,成为匹配消费者需求和商家产品(或服务)的主流商业模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