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医|西医 → 文章正文

    类恒星才是搜寻宜居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8-01-26 13:43:08

      8月18日,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γ-分泌酶的原子分辨率结构》(An atomic structure of human γ-secretase)的文章,报道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并且基于结构分析研究了γ-分泌酶致病突变体的功能,为理解γ-分泌酶的工作机制以及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

      7月16日,大学微电子所任天令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光谱可调的柔性全石墨烯基场控发光器件》(“A spectrally tunable all-graphene-based flexible field-effect light-emitting device”)的研究论文,首次了可通过电压调控发光波长的发光器件。不同于传统固定波长的LED,这一新型器件的发光波长(在单一器件内)可以在750nm至450nm之间连续可调,突破了现有显示器件的颜色合成方式,有望对当代显示、照明和通讯技术产生性影响。耶鲁大学博士后王肖沐和大学微纳电子系博士毕业生田禾是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大学微纳电子系任天令教授是论文的通讯作者。

      7月15日,大学医学院颜宁研究组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题为《葡萄糖转运蛋白识别与转运底物的基础》(Molecular Basis of ligand recognition and transport by glucose transporters)的长文(Article),报道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3处于不同构象的3个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并通过与之前该组解析的GLUT1的结构比对,完整了葡萄糖转运蛋白底物识别与转运的机理,为基于结构的小设计提供了直接依据。生命科合中心博士后(医学院)邓东和一年级博士生(生命学院)孙鹏程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颜宁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这是颜宁研究组继7月10日在《科学》(Science)发表题为《分枝杆菌Insig同源蛋白晶体结构Insig蛋白感受固醇的机制》(Crystal structure of a mycobacterial Insig homolog provides insight into how these sensors monitor sterol levels)的研究论文之后又一篇在期刊发表的论文。

      7月2日,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鲍捷在《自然》发表论文《基于胶体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光谱仪》(A Colloidal Quantum Dot Spectrometer),报道了一种基于胶体量子点纳米材料制作微型光谱仪的新方法。该文章被同期《自然》专题评论。鲍捷是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莫吉·巴旺迪(Moungi Bawendi)是论文的第二作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