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为中医药发展指明方向。应当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蕴含的精华,努力实现其创造性、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相融相通,服务人类健康,促进人类健康。”我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年近九旬的屠呦呦说,人民健康是生活美好的重要基础,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现有医疗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已难以满足人民对健康的新需求。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立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体系,补齐健康服务的短板,让人人享有健康,离不开传统的中医药。
“古老的岐黄术,历久弥新。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在防治现代疾病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日益凸显,中医需要与现代医学相互借鉴、共同补充发展。”屠呦呦说。
当屠呦呦接受抗疟项目时,西医药学为她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当年屠呦呦面临研究困境时,重新温习中医古籍,传统的中医药给了她创新的灵感。她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青蒿与青蒿素只有一字之差,却是破茧成蝶之变。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离开传承谈创新,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屠呦呦说,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是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宝库”之一。但中医药宝库不是拿来就能用的,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来之不易,要发扬传承创新,始终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既要善于从古代经典医籍中寻找创新灵感,也要善于学习借鉴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创新手段,二者相结合才能产出原创性。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屠呦呦说。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她深感医各有所长,二者必须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中医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人类。
目前,屠呦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设立专项“青蒿素类化合物抗疟机制研究”。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中,设立专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创新药物研究”,项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15家单位共同协作,资助金额上亿元。同时,为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中国中医科学院设立“屠呦呦励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100万元资金和屠呦呦研究员个人100万元资金目前已经到位。
作为老一代科技工作者,屠呦呦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她说,中医药工作者一定能够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的进程中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