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部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我国部区拥有大量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因此拥有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由于部的城市化水平较低,而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据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农村有4亿多劳动力,除务农者外,乡镇企业吸收了1亿多人,剩余劳动力有近2亿人.而这近2亿人中,3/4集中在部区.因此部还拥有大量的成本相对较低的简单劳动力后备军.发展加工贸易,大量吸纳当剩余劳动力就业,既可以避免大量劳动力跨省区流动而引起的诸多不利影响,还可以由此大幅度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其次,部区有丰富廉价的能源.据统计,按照可开发资源数量计算,全国人均246吨标煤,西北达695吨,华北682吨,西南367吨,而东部区人均在80吨以下.一般工业用电,2008年东部发达区约为每度0.8元左右,而西部区仅为0.50元左右,东西部区差距明显;最后,部区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前,由于历史的原因,部区本身就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而发展到,即使相东部区,一些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冶金采矿、航空航天等产业也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如四川的电子工业、重庆的摩托车、汽车工业、陕西的机械工业、河南的食品加工业等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利用相对优势,部区可以发展差异化的加工贸易.
考虑到东部区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东西部产业发展条件,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通过调整加工贸易有关管理制度,实现对加工贸易的宏观调控,促使加工贸易向部区转移.2007年7月23号,海关总署和商务部联合下发了44号文件,对东部涉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共1853个品种列入类商品,实行银行金台账实转管理,此举增加了原来在东部投资的港、台、外资企业的成本,它们为降低成本,也正积极寻求与部区的合作机会.与此同时,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2007年联合发布了支持部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旨在金融支持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推行加工贸易有序向西部梯度转移,2009年1月,海关总署下发了明确加工贸易企业搬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不同情况的企业搬迁采取不同的便捷方式,缩短了 海关手续的作业时间,降低了企业搬迁成本.目前,为引导加工贸易产业有序转移,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已经起草了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建设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将通过市场引导和必要的政策扶持,在东部欠发达区和部区培育若干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
综上所述,加工贸易向部区梯度转移是一种市场,也是一种政策,更是一种历史趋势,是转移方基于自身利益的市场化选择,也是承接积极创造条件的.通过实工贸易的梯度转移,既能促进部区经济发展,又能促进东部区加工贸易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