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大一群大学生不知道怎样给老师发邮件、写信! ”日前,71岁的上海大学老教授戴世强在个人博客上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去年开学至今,戴老师与学生通了500多封信,总共收到学生电子邮件246封,他统计后发现,其中书写形式完全合格的邮件仅占邮件总数的13%!在戴老师看来,学生之所以写信不规范,是没有人手把手地教过他们,或是学生本身不注意,对礼仪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去年秋季学期,戴世强老师担任校内新生通识课 “无处不在的力学”任课老师。开学伊始就,写两篇小论文作为作业和考核依据,并公布自己的电子邮箱。随后,他与学生通了500多封信,总共收到学生的电子邮件246封。他对这些邮件的合格性做了粗略统计,结果如下:书写形式完全合格的邮件32个,约占邮件总数的13%;书写形式基本合格的邮件79个,约占邮件总数的32%;书写形式不合格的邮件135个,约占邮件总数的55%;这里采用的合格标准不高:有抬头,自报(写上姓名、学号),写明作业名称,有落款。可是,大多数听课学生没全部做到。主要问题一是没有任何信件说明,仅以附件形式发作业;二是没有抬头,连一声“老师”都没有;三是没有落款,不知此件为何人所发。
戴老师收到邮件后,最大的困惑是不知哪位学生交了作业。查看发件人吧!学生们用的是花里胡哨的网名:善良死神、猪猪、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小馒头、南昌炒粉、痛并快乐着、流浪、龙行天下、你在我不离开、此生不换、冰力十足……千奇百怪,看完整个邮件,还是搞不明白谁发来的。只有打开附件,才能弄清作者是谁。
最后,戴老师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在教务处发的学生名单上一一记下每个学生的相应网名,有时还不止一个!即使这样,在登录成绩时还是出了一些差错,“其实如何给老师发邮件,我在课堂代过;收到一些问题邮件后,又讲了一遍,情况好了点,但不少学生还是依然故我。 ”戴老师认为,给老师或长辈发邮件应该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与给平辈知交或闺蜜发邮件大不一样。应该先有完整的称呼,加一个简单的问候语;接着,自报,并相关事宜 (如交上作业),最后加一个的敬语并落款(学生最好写明学号)。在戴老师看来,现时的学生可爱而有活力。一般来说,并非晓得礼仪而不遵守,而是没有人手把手教过他们。
戴老师将这个困惑写在他的博客上,不少大学教师同行看了之后,纷纷表示有类似感受。有教师留言表示,自己还收到没有署名的要报考研究生的邮件和要自己推荐出国留学的邮件,“我还不得不回邮件问,你是谁? ”另一位教师表示,现在的社会对人的沟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即使在交流时不能具有很好的性,至少要清楚地说明来龙去脉,“曾经有一个学生想跟我读硕士,邮件题目是‘X老师,我想抱您的研究生’! ”(这个“抱”字也是写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