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法律 → 文章正文

    耶鲁大学的“教师学习周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6-01-29 11:03:46

      同时,他对同事前去听他的“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感到兴奋。在他的课堂上,有教授在回答问题阶段也会忍不住对帕克的问题作出反应,帕克笑称把答案“透露”给了学生,引得课堂气氛活跃。不少听过帕克所教授课程的教师在课后跟他当面进行交流,也有人表示,未来也会借鉴他的教学方法。

      对于参与这样跨学科的教学学习活动,麦基一语中的。他说,虽然大家都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但最终最大的收获可能还是跨学科与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开始(或者重新开始)学展开对话。过去,教师之间所谈的大都是自己的研究或是,从现在起,人们会从彼此对课堂教学的对话中获得。

      在活动结束后,校方会邀请那些去聆听同一堂课的教师,参加一些非正式的,从而分享各自听课的体会。

      据负责教学事务的耶鲁副教务长斯特罗贝尔说,教师学习周的施行,就是要让耶鲁的教学成为一项公共实践活动,其背后的就是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了解彼此的教学,由此可以开展一些对话,增进教师之间的沟通。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作者手记

      教与学,如何才能相长

      ■郭英剑

      中国有一句古话源远流长:“教学相长”。原文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人们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有不足,通过教才知道自己有疑惑;知道有不足,才能够敦促自省再进一步学习;知道有疑惑,才能奋发图强。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教育理论,对于当今中国教育界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般来说,学术界对“教学相长”的解读是,“教”与“学”的主体是指教师与学生双方,说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相互促进,特别强调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沟通、,进而达到共识、共享与共同进步。

      笔者以为,我们也可以把“教学相长”的主体单纯解读为“教师”。所谓教学相长,可以解读为教师首先要学习,然后才能向他人传授知识,而恰恰是在讲授中,教师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后会自省并进一步学习,然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由此可达到教与学之间相互促进的效果。

      但无论如何解读,我们都不难发现,“教学相长”更多强调的还是师个体的经验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依靠自己去发现问题、提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这当然没有错,但对于今天的教学来说,这已经难以满足无论是个人还是教学现实的需要了,因为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完全不同于以往,这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信息极速、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于单纯知识传承的时代。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