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年轻人患上了焦虑症。逢年过节,七大姑八大姨最关心的莫过于结婚、生娃、就业……而再过几个月,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最关心莫过于就业这件事。
如今的90后找工作,不再依靠学校分配,也不盲目抓瞎,生长于网络时代的他们,自小消息灵通,意识很强。对于找工作,他们有着的认识,更有甚者,毕业就踏上了创业。
现状: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流动性较大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以上,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30万海归,以及之前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明年全国将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找工作。
在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下,许多高校毕业生表示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蚁族”,也不愿到回到家乡二三线城市;宁可当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凤尾”,也不愿当城乡基层、中小企业的“鸡头”。
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用工荒与就业难这两个现象并存。建德人事人才网的陈女士告诉笔者:“毕业生们普遍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而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大学生。”这就反映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希望能到那些大城市、大单位工作,能去的单位牌子大、工作条件好、待遇福利好等。
笔者从建德市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共组织1505家招聘单位、提供16000余个就业岗位。努力做好平台,为应聘者和招聘单位牵线、搭桥。工作人员陈女士表示,她们在组织招聘时用人单位希望“招得来,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但是现在的年轻气高、耐心差,毕业生流动性还是蛮大的。
另辟蹊径:“为自己代言”的创业道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自2007年至今,建德大学生自主创业公司现存74家,2015年新增11位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就业59人。
邵凯民就是自主创业的其中一位。邵凯民是李家镇人,2014年6月浙江农林大学毕业,获本科学历和经济管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6月在建德市工商局注册登记“建德凯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成为该公司代表人。
邵凯民告诉笔者,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受其影响颇深,他从小就有为人师表的梦想。在大学期间,他曾参加全校创业计划大赛、校大赛;大学毕业后,先于杭州华英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担任中小学数学教师,后又成功应聘于浙江纳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培训。这些都是为创业做的准备。
“选择创业,其实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与结果相比,创业的过程丰富的多。”邵凯民说。选择创业意味着放弃了“朝九晚五”的生活节奏,选择了“在上”的人生状态,只要有热情,就应该往前走一步。
“虽然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坎坷、挫折,但为自己打工更、更有拼劲。”邵凯民告诉笔者,“现在公司慢慢步入正轨,我们倍感欣慰,同时也信心满满。”
笔者了解到,为支持大学生创业,专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就是鼓励年轻人就业方式多样化。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