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晓航
个人简介
范玉刚,1969年生,临邑人。现任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学室教授,研究生导师。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学会常务理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研究,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十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出版《睿思与歧误》《文艺学的境遇与范式转换》《道可道非——关于文化价值的祈向》《美学专题十五讲》《中国文化产业园》等专著多部。在《哲学研究》《文学评论》《日报》《学习时报》等发表文章300多篇。
作为全国著名的科教文化区,市海淀区名校云集。这其中有一所特殊的学校,坐落于颐和园对面,大门两侧英姿飒爽的战士为其平添了庄重与威严——这便是中央党校。
1月22日,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本期德行天下采访嘉宾范玉刚,今年46岁的他是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学研究室教授。多年前,记者就曾其多篇关于文化及文化产业的文章,观点独到精辟,令人印象深刻。如今得见,范玉刚教授将其人生经历与学术观点娓娓道来,带给记者受益匪浅的一个下午。
年少有志,一心向学
1969年7月,范玉刚出生在临邑县孟寺镇范楼村,父亲初中毕业后去了省东辽县平岗煤矿工作,母亲在家务农。范玉刚的童年生活虽贫困,却弥漫着书香。“父亲有初中学历,在那个年代属于比较有文化的人,且熟读经典、重教,从他的学识、为人处世等方面能看到孔孟之学的影响。小时候耳濡目染,自然多了几分对文化的和。 ”小学在山东毕业后,1981年范玉刚去往读中学,感受到父亲不同于其他人的读书人气质和情怀,“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慎独’的悬挂在内室的门楣上,父亲不时还讲起“孟母三迁”的故事,以激励我们好好读书。 ”
范玉刚开始上学时,适逢结束,这为他创造了稳定的学习。小学、中学期间,范玉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个学期末都能往家拿回很多张状,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尤其出色,作文常被当做范文。成绩优异之外更难得的是,读高三时范玉刚就已对今后的发展有了朦胧的筹划:喜爱文学,熟读唐诗三百首,尤爱宋词的婉约,使其立志发挥自己文艺理论方面的兴趣,通过继续考研深造,做一名能够发挥自己兴趣并有所长的学者。
1987年,范玉刚考入师范学院(今北华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当时的大学校园文学盛行,各种学生尤其是文学诗社非常活跃,在良好的时代氛围中,他一心向学,地读书、思考、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