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大学2014级研究生迎来入学第一堂课—新生学术素养,中科院院士张希教授为全体新生讲述了如何“树立学术理想,培养学术规范”。第一堂课是全新学习阶段的起点,将培养学术规范摆在如此重要的,可谓用心良苦。
造假、抄袭……近年来,国内学术论文频频“中招”,在讨论学术建设的同时,论文规范,也再度映入视野。学术论文应当遵循哪些基本的论文规范,具体落实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编 者
高雯(化名)曾是某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担任过助教。她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给学生布置课程论文,结果100多本课程论文中,“很多没注明参考书目,注释也乱七八糟。”更无奈的是,在她进行纠正时,一些学生竟不以为然,“太形式主义了吧?所谓论文规范,不就是刷刷格式吗?”学生对论文规范的让她心惊。
论文规范既是准则与格式,更体现求真务实的学术
“论文规范,并非刷格式那么简单。”复旦大学国家与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沈逸认为,论文规范包含“术”与“道”两方面:“术”作为形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必须遵守的准则和格式;而“道”是核心,也就是一种求真务实、探索未知的科学。
关键词、摘要、分析类目、研究方法、文献回顾、注释、参考书目……结合《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不少高校都针对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制定了相应的学位论文规范。国内外期刊论文、研究报告、课题申请也都有明确的论文规范,有些规则已是国内外学界的共识。比如,尊重他人劳动、不得抄袭,将自己观点和他人严格区分;引用他人观点,必须注明出处,如著者、、版本、页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