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大力抓好民族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我国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的重点是改变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建立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发动全社会力量办好博物馆,推进博物馆社会化。从微观管理体制方面看,主要任务是增强博物馆自主管理和发展能力,提高博物馆的社会贡献率。从民族博物馆体制机制的原则上看,民族文物管理体制一定要贯彻执行“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于民族文物这个不可再生的资源来说,“为主”是民族文物管理工作的核心,它突出和强调了民族文物的重要性;“抢救第一”是民族文物管理工作的重点,它突出和强调了民族文物的现实状况;“合理利用”是民族文物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它强调必须在不损害民族文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民族文物的社会功能作用;“加强管理”是文物管理工作的关键,它突出和强调了对民族文物实施有效和合理利用的保障。民族博物馆必须始终国家对国有文物资源的所有权,无论博物馆今后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如何发生改变,国家这个“特殊主体”的所有权主体资格不能改变,民族文物国有资产的性质不能改变。任何过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式开发,都必将阻碍民族文物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确实有些民族地方的文物单位,没有严格地按照文物保的开展工作,严重存在规划不严、设施不全、体制不顺的情况,致使民族文物损坏严重。有些民族地方在场馆改扩建、行政领导调整的过程中,由于管理缺位、资产账目不清或者未履行正当的交接手续而导致原有的文物丢失。还有一些投机利用文物馆舍合并、文物商店改制的特殊条件,或者职权、玩忽职守,或者监守自盗变卖文物获取暴利,最终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还有一些属于在单位改制后擅自改变民族文物现状,因管理不善而造成民族文物人为损坏。民族博物馆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就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国文物保》、《中华人民国物权法》的相关,制定出具体的民族文物流通办法,尤其要加强对民族文物出入境的管理,各相关行政部门一定要依法认真履行所承担的民族文物的神圣职责。负有民族文物安全的民族博物馆,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国物权法》和《博物馆管理办法》的有关,对馆藏的国有资产实施严格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民族文物管理体制的实践中,一定要十分注意因人员的进出、机构的调整和新功能的设置,可能导致一些必须的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运转,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提前做好政策制定、政策解释和业务指导工作。实行对外的民族博物馆,一定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作用,适时推出一些品位高雅、内容精致的陈列展览,通过不断提高博物馆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此就要逐步解决制约民族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民族博物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各级各类民族博物馆必须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要求,结合博物馆自身的实际情况推动博物馆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研究、、展示、管理等配套机制,激发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支持并参与、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各类民族博物馆必须抓住“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这个重点,努力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博物馆内部管理体制,深化民族博物馆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考核、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就总体而言,我国民族博物馆的“硬件”一般很好,但是“软件”需要提升质量。也就是说我们的管理能力、管理质量需要提升,服务、服务质量也需要提升。一句话,必须提升博物馆的品位和质量。民族博物馆“软件”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有一个长时期学习、实践的过程。在这方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服务,懂得一点博物馆管理学及博物馆经营之道。尤其要学会与观众打交道,懂得一点大众心理学,服务观众、引导观众,最大限度地提高观众的满意度。 必须切实提高民族博物馆绩效管理的水平。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定员定编、实行绩效管理步伐的加快,各级各类民族博物馆必须跟上时代的节拍,尽快研究和出台实施绩效管理的标准、措施和办法。这里所论及的民族博物馆的绩效管理,是指民族博物馆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为了达到一定的组织目标而共同参与的 “绩效计划制定、绩效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循环过程,它的根本作用就是要达到持续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绩效水平,保障民族博物馆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实施绩效管理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行为。在逐步进入深水区的情况下,无论是营利性的组织还赢利性的组织,即使是一个行政区域都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民族博物馆的绩效管理必须着眼于博物馆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提升,以促进提升民族博物馆的发展能力并且民族博物馆中长期目标的实现。具体地说,民族博物馆绩效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民族博物馆的、价值、远景和战略目标逐一为可操作的具体方案,对参与民族博物馆活动的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工作程序进行科学管理。在吸取博物馆界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民族博物馆实施绩效管理的途径,一般是设定科学而合理的组织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通过各种方式的努力将组织与个人的目标达成一致并且形成共同的愿景。民族博物馆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博物馆领导通过绩效考核手段,对博物馆全体员工和具体部门的工作给予科学的评估,尤其是通过一定方式的培训和沟通措施,对全体博物馆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正确引导,促使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步实现民族博物馆整体事业发展与职工个人发展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提高民族博物馆组织绩效、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民族博物馆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合理评价民族博物馆全体职工价值创造和提高个人实际技能的过程,因而实施绩效管理有利于实现提升个人的绩效水平。民族博物馆领导通过对全体员工实施综合考评,就可以知晓每一个员工的优点和缺点,以利于今后在岗位安排和个人特长上更大程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潜能。由于民族博物馆把个人绩效考核的评估结果,作为博物馆全体员工年度金高低、职务升降、培训以及工种调动的重要依据,确实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全体员工饱满的工作热情。民族博物馆实施绩效管理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对博物馆全体员工实施管、卡、压,而是为了促使民族博物馆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利于提升民族博物馆内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民族博物馆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避免博物馆某些具体业务工作的无章可循、职责不清或者相互推诿,确实有利于提高民族博物馆整体的工作效率。上级领导机关和民族博物馆领导,在审核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准确无误地掌握民族博物馆的实际工作状况,有利于促进和推动民族博物馆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标准,是民族博物馆实施绩效考核的科学依据。民族博物馆可以参照国家对博物馆评估、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文物藏品、文物安全等相关标准,针对各自博物馆不同的岗位设置和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出不同的具体标准、制度和工作流程,尤其要建立起一套问责制度和激励机制,真正做到依据完成的工作业绩和部门的日常考核,较准确地确定具体部门和每一位员工的金份额,合理地拉开收入分配档次。只有把评估结果与全体职工的励和薪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形成民族博物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