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教育开拓者张鑑,字镜吾,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青少年读义学,资质聪慧,学业日进,光绪二十三年(1897)科试中秀才,进学之后,于碾伯县凤山书院,参加岁试,补为廪生,遂在川口义学执教。清末废除科举,兴新学,即考入甘肃巡警学堂。于初年毕业,在川口、古鄯担任巡官,为民和地区开办业务之始。地方曾为其送挂“捍卫区域”匾额一方,赞扬其成绩。十一年,任民和第一女子小学校长,学校成立伊始,女子上学风气未开,学校设备简陋,他极力动员学生,筹措办学经费,使学生由十名增至四十多名,二十六年任县钦香图书馆馆长,二十八年,马步芳以其素孚众望,曾聘请为青海省咨议。张鑑擅长行楷。其字秀丽工整,为馆阁体之高手。
书法家张士全(1917-1994),张鑑之子,字舒仁,自号迴龙野叟。湟川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1945年中央大政系毕业,获士学位,曾任西互地方法院推事,大通法院首席检察官等职。幼承家学喜读文史典籍,尤迷于书道,读帖挥写老而弥笃,在重庆就学期间得到冯友兰、陈立夫、柳亚子诸前辈,其书法主要临习颜、柳、欧、二王、米芾、怀素诸家及《曹全》《张黑女》等碑,于二王用力最勤。工楷书、草书,中锋用笔、点画起止分明使转有度,体态劲逸秀润。作品弥满书卷气息,有晋唐风韵。曾获“青海美”全省书画大赛三等,青海省老年电视书画大赛三等,“于右任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作品辑入《西宁书法篆刻作品集》《西宁百米书法长卷》。开封《中国翰园碑林》《西海碑林》均有刻石。晚年曾参与青海省地方志及民和县志的编写工作。事迹载入《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第二集及《青海学人录》。
书法家张晓宜(1949-1998),曾任西宁市文联组联部主任、西宁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青海省书协常务理事、青海文艺评论研究会理事、被聘为青海老年大学、青海教育学院教授、江河源美术家画廊艺术总监。幼承庭训喜好文史书法,初师颜、柳、赵,后得著名学者何之硕先生指点,从汉碑处用功。长期临写《乙瑛》《礼器》《西狭》《石门颂》诸碑,又旁及汉简秦隶,推崇金农隶书,草摹孙国庭、怀素、于右任,又写隋唐写经体。其书法取法高古,转益多师自成面目。笔力浑厚,古朴凝练中具有灵动之气。作品参加国内外大展,曾获得《第三届中国书法篆刻电视大赛》三等,《海峡两岸名家精品大展》铜。被日本及国内文博单位收藏。《中国翰园碑林》《西海碑林》有刻石。钻研书论在《中国书法》、《全国书论》等报刊发表论文评论百余篇,获省级多次。1997年10月,青海省书协、西宁市文联举办张士全、张晓宜父子书法艺术展,时任青海省委田成平、省政协副马进孝为展览剪彩。《青海日报》评论张士全书法为“以楷书和草书见长、其楷书骨气劲峭,严整;草书则超妙,笔老而意新,30幅遗作严劲缜密,神气深稳,具有晋唐之风韵”。评论张晓宜书艺为“以汉魏为,刻意追求古朴沉雄,藏巧于拙,平中见奇之境界,结字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展出的隶书作品参差错落,纵横开合,洒脱自如,逸趣横生,且具审美的多样性,给观赏者以艺术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