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教育十年探索十年,弹指一挥间。回望2004年7月12日,在上海财经大学的创新历程中,留下了值得称道的一笔。体制内首位非全时实聘海归院长、美国A&M大学终身教授田国强于当日走马上任经济学院院长,他在就职中提出“求实创新、打造一流”的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发展振兴学校的基础学科经济学科,“用五至八年时间将上海财大打造成中国乃至亚洲一流的财经类大学”。立此“军令状”的田国强一时成为整个经济学界的焦点,连同上海财大的体制内,在那个炎热的夏天一同发酵,在当时的教育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鼓励的、赞同的、观望的、怀疑的、反对的……各种声音袭来,仿佛就在昨天。也有人曾对田国强表示,上海财大不咋地,怎么选择它作为。田国强给出的回答是“一张白纸上可以画出最美的图画”。十年磨一剑。根据荷兰蒂尔堡大学全球经济学研究机构最新排名,上海财大经济学科已从籍籍无名到跻身大中华第1、亚洲第6、世界第61位,国际学术影响力得到跨跃式提升,并保持着继续向世界前列挺进的态势。经济学院实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大规模引进和所推行的教育教学,给国内高校带来了影响极大的正外部性,极大地推动了国内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和经济学教育实践。上海财大载体“经济学创新平台”,促成了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这一旨在依托高校优势学科打造世界一流的国家教育制度安排的形成并被列入首批项目,推广到了其他20多所高校,后者被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理论经济学”学科于2012年成为上海市重点打造的旨在建设国际一流学科的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A类学科。从一张白纸、一纸蓝图到比肩亚洲一流,上海财大体制内教育的实践探索和“嬗变”过程,浸透着许多主事者、参与者、亲历者和一大批志同道合者的心血。近日,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策略与实践》一书,作为上海财大高等研究院论丛的首发本,全息式地呈现了该校十年来的经济学教育历程。创新人才开发机制: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流得动在一份时间标注为2004年8月的“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三年振兴计划”上, “打造一流师资、强化学术研究、全方位教学、狠抓学风教风、严化教师考核、规范行政管理”等六大核心措施赫然在列,其中打造一流师资被摆在了最为基础和关键的。在田国强看来,一流大学有三个必要条件,即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课程。当时上海财大的生源质量是有的,最大的短板在师资,也是课程质量难以提升的根源所在。2004年上任后不久,田国强即开始亲自动笔起草后来于当年底发布在美国经济学年会的经济学家招聘平台JOE(Job Openings for Economists )的海外人才招聘广告。这个招聘平台是乃至全球经济管理类最成熟的招聘市场,每年年会召开之际,该平台都会汇聚和欧洲顶尖高校的应届博士生参加年会和找工作,同时几乎全球知名的高校也都会来这里招聘教师。上海财经大学,与大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都是国内经济学教育领域较早利用此平台开展海外人才招聘的高校。与后者不同的是,初期上海财大采取了每年10名、三年30名的大规模引进的招聘策略。田国强说,“就像长江截流一样,必须形成一定的规模才行。若是零零碎碎地引进,海归教师很快就会被,沦为找课题或补课赚钱,无暇做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有了田国强这样的“蜂王式”拔尖领军人才坐镇,大量“蜜蜂”跟进的人才“滚雪球”效应很快即得到呈现。2005年首批报到的10位海归博士,即大都毕业自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大学伯克利分校、大学奥斯汀分校等国际经济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