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年前,记者就认识了时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的邹东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没几天,他邀请记者参加他主办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理论研讨会暨《发展和蓝皮书》(No.6)出版座谈会”。几年来,他的变化不大:个子虽不高,但走总是健步有力,而且矍铄。聊天谈话温文尔雅,公开发言却铿将有力。一点也看不出他60多岁的真实年龄,却像是上个世纪60年代出身城市优越家庭的南方人士。其实他来自大西北陕西南部秦岭巴山腹地、其名不扬的汉阴县一个小镇工商业之家。
那个时代“工商业”家庭出身的人,通常比遭受更多的。邹东涛不向命运低头,一条努力之从来没有中断,他完整地读完了从小学到研究生课程,先后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博导,还是“国务院项目下放专家小组”、“直接联系的知识”、“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坎坷而丰富的经历演绎出了邹东涛的“多元人生”。
历经坎坷钟情经济学
1949年11月,邹东涛出生在陕西省汉阴县。作为国的同龄人,邹东涛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如出一辙——经历了贫穷、曲折、奋进、成长。
上个世纪50年代,幼时的邹东涛生活在比较宽裕和安逸的家庭里。只是美好的回忆太短暂,从优越之家向底层社会的逆转中,邹东涛的父亲英年早逝,家庭几乎陷入。平时上学,星期日上山砍柴,这成了上中学时邹东涛的基本生活模式。从邹东涛早年做的一首《砍柴歌》中最后几句便能窥见其所承受的生活艰辛——苦啊!累啊!饿啊!莫过于砍柴,然而我却获得了群山的胸怀;胸中矗立起傲雪凌霜的苍松翠柏,清澈朗朗的山泉浇铸了我的心态。
艰辛不堪的生活也打不垮早已在心中萌发的雄心壮志。邹东涛告诉《经济》记者,那个时候他已经上中学了,也已经开始思考家境的变迁和家乡的兴衰,“这些早期的朦胧思考应该是我后来逐步社会科学研究之并深刻思考社会经济问题的原始起点。”
没有辍学已是万幸中的大幸,邹东涛也尤其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都领先。在一天4次往返学校和家之间的30里上,邹东涛都没有闲着,他至今所熟记的那些古诗文都是在那条上下来的。正是这些知识能量和储备,帮助邹东涛抓住了改变人生的几次机遇。1968年,他成为第一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两年后碰上了上城区单位招工的机遇。1973年,国家实行“推荐与考试相结合”选拔“工农兵”。邹东涛以高分被西北大学录取,被指定到物理系。大学毕业后,邹东涛被分配到五七干校(后改为地委党校),毕业即改行,他成了培养地方领导干部的理论教员。一切又重新开始学习。由此,邹东涛了经济学学习和研究道,一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