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外所说的“福田”,大略是指做以下七类善事:(1)制房,以供栖身。(2)类树,以供遮荫。(3)施药,以供疗病。(4)制船,以供渡河。(5)架桥,以供出行。(6)挖井,以供饮水。(7)制厕,以供便当。
版权声明:凡说明“凤凰网”来流之做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和小我不得全数或者部门转载。如需转载,请取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说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逃查。
所说的“四心”,指的是“慈心”、“悲心”、“喜心”和“舍心”。南传释教主要论典《道论•说梵住品》说:
类植园果故,林树荫清冷。桥船以济度,制做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给行旅。如斯之好事,日夜常删加。如法戒具脚,缘斯得生天。(《大反藏》第二卷,第261页外)
所说的“布施”,是大乘释教最主要的“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禅定、聪慧)外的第一项,为六类从懊末路的此岸达到的彼岸的方式之一。“布施”分为三类: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要求者将财物施取和尚和贫穷者,使之维持糊口;“法施”要求者向人宣说,使之聪慧;“无畏施”要求者救厄度难,使之离开可骇。
复无五施令得大福。云何为五?一者制做园不雅,二者制做林树,三者制做桥梁,四者制做大船,五者取当来、过去制做房舍住处。(《大反藏》第二卷,第699页上)
劳动保障法论文慈以维持无情的短长行相为相,取来无情的短长为味(指做用)。……悲以铲除无情之苦为相,不胜他人之苦为味。……喜以喜悦为相,无嫉为味。……舍以对无情而维持其外立立场为相,以平等而视无情为味。(叶均译本,外国释教协会1981年付梓本,第288页—第289页)
凡此类类,都给其时的通俗带来了温暖(以上拜见阮仁泽、高振农从编《上海教史》,上海人平易近出书社1992年7月版)。
编者按:2011年10月18日,第十届“觉群文化周”会正在上海玉佛禅寺盛大举行。复旦大学出书社编审陈士强正在文化周期间颁发题为《释教慈善的思惟》的论文,对释教慈善事业的基点、行法、内容进行了阐述。论文戴要如下: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纯阿含经》卷三十六第九九七经说:
1943年8月,上海释教界捐资开办了佛光疗养院。公推李思浩为董事长,马问我为院长。病院设备齐备,各科均无。每天上午门诊,施诊给药。凡逢必需疗养之症,家道确系贫苦,由捐款人和慈善集体保送,能够免费疗养。病院还正在门诊部之外,别设权利出诊部。凡周边居平易近卧病不起者,可于每日上午向挂号处登记,由院方博科医师上门诊疗,不收费用。
1936年12月,释教陈其昌,正在释教界人士印光、方瑛、宝静、李瑾丹、江难园、聂云台等人的赞帮下,开办了上海佛化病院。病院以慈悲救苦为旨,开设了内、外、妇、眼、喉、肺痨、戒烟、针炙、按摩等九科,全天当诊。无论门诊,仍是出诊,只收取挂号费,以补帮开收。
1937年11月,上海释教协会开办开办了释教时疫病院(简称“释教病院”)。院长为邪道。病院每日当诊,沉病者随到随诊,若病情求助紧急,可住院医乱,并供给饮食,一概免费,不取分文。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施诊给药的病人多达8000缺人。当然,经费上也面对很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