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法律 → 文章正文

    【西农奋斗者】(13)一片为农史—传承篇:让古农学焕发新颜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9-05-07 21:13:02

      进入新世纪,西农古农学研究室合并组建为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进一步拓展了学术空间,推动农史研究的深入与农史学科的不断发展。

      “一定要把前辈们开创的农史事业传承下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朱宏斌教授坚定地说。

      朱宏斌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发展,农史所现已形成一所(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一(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一实验室(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一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一库(线多种,位居全国农林院校之首)、一点(科学技术史硕士一级授权点,1984年设点)“六个一”的基本格局,中心现有人员13人。目前,中心正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呼应一带一、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进一步推进的重心的下移和延伸。

      朱宏斌1995年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来校工作,主要承担思想课程的教学任务。工作中,朱宏斌迫切感觉学识不逮,于1997年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师从樊志民教授,开始涉足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史领域的研究,了农史研究道,先后顺利获取硕士、博士学位,并于2008年2009年在英国李约瑟研究所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

      工作以来,朱宏斌先后主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项目《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历史时期域外农业科技文化的引进及其本土化研究》等科研课题20余项。在《中国农史》《农业考古》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秦汉时期传统稻作农业科技文化在东南亚的》等多篇论文被复印资料、《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全文刊载、摘要或索引。出版、参编专著、教材6。

      朱宏斌从战国秦汉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着手,再到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最后确定了从本土化视角解读历史时期的域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新尝试,成功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历史时期域外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进程研究》。2015年以来,习总提出“一带一”,使得丝绸之历史研究再次成为学术热点。朱宏斌又立足农史学科,从本土化的视角解读以丝绸之为核心的科技文化交流史,于2017年出版专著《和而不同:历史时期域外作物的引进及本土化》。

      2013年,以樊志民为首席专家承担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华农业文明通史》获批,该项目计划出5卷本,朱宏斌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了其中《秦汉卷》的撰写工作。在2015年获批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农业通史图文版》中,他也承担了第一卷的主编工作,并形成了40余万字的著述,目前已经完成最后的校对工作,即将出版。

    [1] [2] [3]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