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下午,浙江省科技厅发出通告,撤销了授予浙江省慈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范飞能等人的省级自然科学。通告指出,范飞能伪造他人签名和单位盖章,严重了科研诚信要求。
浙江省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退休工作人员王淼若等来了他期待中的结果。之前,王淼若实名举报范飞能剽窃其团队科研,并以此获得了2017年浙江省自然科学三等。
王淼若不明白的是,一篇与范飞能无关的、没有其署名的论文,怎么就成了他获的“垫脚石”,还顺利通过了重重审核?
11日,浙江省科技厅党组何杏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对违反科研诚信的行为,科技厅一向态度明确,“我们也将以此事为契机,加强科研诚育。”
在慈溪网的报道中,这是“由我市单位完成的唯一一个省级自然科学项”。报道指出,该研究表明蝙蝠是汉坦病毒的宿主,研究填补了病毒进化的部分空缺。
这些用词让王淼若觉得眼熟——因为,2013年,正是他所在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蝙蝠是汉坦病毒宿主。该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上。
这篇论文,由来自中国疾控中心、浙江省温州市疾控中心和浙江省龙泉市疾控中心等多家单位的多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在论文作者与致谢名单中,均没有范飞能等人及其单位。
根据浙江省科技厅的公示信息,范飞能获项目的主要完有5位,前4位均是慈溪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最后一位,则是张永振。
张永振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为研究汉坦病毒,他们这几年在浙江设置了一些合作点。范飞能是慈溪市疾控中心一个科室的负责人,主要做些现场工作,采集老鼠等小动物,没有蝙蝠。新汉坦病毒是在浙江龙泉发现的,该病毒及报材料中其他的核心工作都是在的实验室完成的。可以说,蝙蝠汉坦病毒论文中的,“和范飞能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2017年4月,范飞能给张永振发了条短信,告诉他自己要报,所有材料已经提交,报流程走到了最后一步,问张永振要身份证号和签名。“我都不知道他们报的是什么,我怎么可能同意。”张永振了范飞能的要求,没有提供任何相关材料。
原以为此事就此作罢,直到2018年6月底,张永振在网上看到了对慈溪市疾控中心获一事的报道。再一查,这获名单里,还有自己的名字。
“他把龙泉和温州的工作算作自己的成绩,又把我的名字也报了上去。”张永振有些无奈,“核心工作在我这做的,他要报,放了我的名字,至少也得经过我的同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