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目前来看,国有经济仍然是1个由财政、银行、企业3个部门组成的巨型公司。银行不良贷款的损失,隐性养老金债务与财政部发行的国债1样,都是国家对非国有债权人(居民)的债务,或全体人民对其他人的债务。因此,在评估债务的可持续性时,必须把3个部门放在1起计算。
中国财政的局部的、地区性的危机,也就是所谓的财政危机结构性问题。事实上,由于税制不到位,中国很多地方尤其是乡这1层次的财政的确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我们知道,在乡镇的财政收入中,有1半是用于民办教师的工资,这是1种很基本的财政支出。而这种很基本的财政支出,我们的中央财政没有承担起来。我国财政体制多年来1直存在着事权与财权不清的缺陷,中央财政很多该做的事没有做,而很多不该做的事又在大包大揽。中央大包大揽,很多事情又是#39;我请客,你掏钱#39;,让地方掏腰包,这样就进1步加重了地方财政的危机。在农村税费前,乡镇就存在着财政收支缺口。据有关材料显示,在我国3000多个县市中,财政长期呈现赤字的县市已超过50%,全国1080个县发不出工资来,约有50%~60%的乡(镇)入不敷出。而且赤字时间长,乡镇财政收支缺口大多有七、八年的历史了,严重的地区已经超过了十年。农村税费取消了原先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和村级财务开支的税费项目,如乡统筹、教育集资、屠宰税等,乡镇可用财力吕后的情人1下子变得更加捉襟见肘了。为了解决乡村财政支付危机,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了转移支付的力度。2001年中央财政对试点地区的转移支付总额为100亿元,2002年为200亿。但是面对庞大的财政硬缺口,中央和省级的转移支付也是杯水车薪。
我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破产清偿,使地方财政风险成倍地扩大。1999年,中央宣布农村合作基金会,限期清盘、清偿。这个曾经在我国广阔农村地区发挥作用的金融机构从此寿终正寝,同时也给地方带来了巨额的债务。如广东省为了清偿全省886家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股金,向中央借款71.13亿元,各级自筹资金20.9亿元,对个人股金进行1次性全额兑付。对财政来说,这些债务是出于社会稳定的压力,不得不承担的。
这些的非正式债务离线定距离。而且有些或有债务,前几年可能是或有债务,但近几年还了,就没有事了。但当把这些都加起来,的财政风险还是相当大的。
从根本上说,财政风险的,要依靠我国经济的渐进成长,但这样的逻辑不能倒过来说,不能指望无限的财政扩张可以支撑较好的经济成长数字,然后梦想此数字可以先前的财政扩张。舒缓财政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就目前的观点来看,主要是从这样的几个方面进行所谓的财政减压:大力发展非国有企业、推动国有部门、降低银行偿债、完善转移体制、尝试地方举债、控制收入总量、优化支出结构、降低名义税率、免除农业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