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需要买什么东西,上购物网搜一搜,然后下单,所购买的商品就会送上门。厂家、购物网站与物流之间的“协调”使消费者的需求轻松地得到满足。
又比如,组织一场一百多人的活动,让每个人独特的饮食需求都得到满足是很容易的事,但市场却让成千上万的人以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他们各自的需求,市场让每个人都感觉到他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都已经在“等着”他们,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一个人或机构指挥的情况下实现的。
市场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协调机制,把不同人的才能利用起来,去满足不同人的需求。里德的名篇《铅笔的故事》说明了这种神奇的协调机制。无数人参与铅笔生产,但可能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的产品构成铅笔的一部分,而如此众多、相互的不同部分却能够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一只只的铅笔“诞生”出来。
经济学家早已注意到市场协调的神奇,并把“协调如何实现”视为经济学的根本性问题之一。确实,除非是在一个人的世界中,才不存在协调问题,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世界中,只要需要分工,就必然存在协调问题,而且协调的程度与效率的高低是必然相关的。
经济学主要关注多界的协调,其研究角度可以归为两类,一是从“均衡”角度考察协调,二是从“个体行为-规则”角度考察协调。
均衡方法也是一种从“数量”角度考察协调问题的方法,它把协调问题变成一个寻找最优价格变量与供求量的问题,认为当“市场出清”时,就实现了协调。这一方法的最大问题是“不现实”,从而并不能增进人们对协调的理解。比如某个时刻的“供给”与“需求”都是“主观的”数据,不是给定的,厂商和消费者都会根据他们对市场的判断调整自己的供给和需求,这意味着经济学家永远不可能知道厂商和消费者真正欲求的供给与需求是多少,所以供求曲线也只能是黑板上画画。
另外,即便真的存在供求均衡的价格和数量,这也不意味着在这个价格与数量水平上,个体的效用达到最大化。实际上,个体的效用与经济学家计算出来的均衡价格与数量没有什么关系。某种程度上,这种均衡方法预设协调问题事先就已经解决,换句话说,在这种数量分析法中没有真正的协调问题。可见,从均衡角度来研究协调是有问题的。某些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协调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败,但他们的结论是从本身就有问题的均衡方法中得出的。
相比之下,立足于“个体行为-规则”的方法认为协调是个体计划之间的相互兼容,是不同个体的目的的实现。这种方法虽然也强调价格与供求量,但把它们视为个体行动的产物,而非经济学家的最优计算的结果。自发产生的价格地在调整个体的行为,同时个体的行为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协调会不断地产生“非意图”的结果,而市场也能自动地对这种结果进行处理。此外,协调不仅是一个价格与数量问题,也是一个规则问题,比如安全地过马就要接受规则的协调,而均衡方法很大程度上没有考虑规则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