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门施展才华,满足自尊、、的学科。”大学院教授张明楷曾如是总结法律学科。
然而,炙手可热的背后,不能忽视的现实是,欲在此领域深耕的青年们,要背最厚的书,参加最难的考试,最低的就业率。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最新的统计数据,2017年毕业生规模是7.5万-8万人。
自2007年,麦可思公司每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连年被评为“最没用的专业”,就业率一度垫底。
走出象牙塔,推开“法律之门”的青年们,无疑是法科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变身为、检察官、律师、法务工作者
一些新生代科班出身的青年法律人令人眼前一亮。他们在致力于工作的同时广于涉猎,他们热爱工作且不吝业余时间,他们投身学术研究,或翻译国外法律著作,或调研撰写论文,除此之外,还有帮助同业者的热忱。
身处司法大浪潮,在法律实务工作中,青年法律人如何打破舒适区,践行理想?我们挑选了3个“80后”青年法律人的成长样本,一窥当代青年人对新知的渴求,对的期待。
2014年,杨先德从中国大学中欧院硕士毕业,在此之前,他实习和找工作都集中在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律师也是当时大多数中欧院毕业生的选择。
在拿到几家高端律所和市检察院的offer后,杨先德选择成为一名检察官,“以后想从事检察官的机会或许不多。”
那时候,杨先德对检察工作并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检察业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秉承着既然选择,就应该对选择投入和付出的态度,他开始“认真”了。
由于地处偏僻,生活单调。工作之余,他开始和同事学习种菜。“种菜很有趣,但是也很辛苦。”杨先德开玩笑说,“觉得还是比较适合搞检察工作。”
彼时,杨先德一直在研究和思考检察制度问题,发挥中欧院毕业生英语基础较好的优势,开始广泛阅读国外的研究文献。这其中就包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The Prosecutor in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原文、明确词义,除了查阅专业法律词典外,不得不大量学术文献,他购买了几十本这方面的文献。为确保翻译准确,还通过邮件向原著作者求教了一些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仅10个月的时间,杨先德就完成了40多万字的初稿,经过几轮校对后,译著《跨国视角下的检察官》于2016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