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导读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自那时起,每年有数百万高中毕业生通过这一制度,设法获取进入上千所高等学校深造的机会。大学录取制度对于国家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每个个人的命运都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大学录取制度,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呢?
高考,作为中国大学录取制度的核心特征,就是通过相对统一的高考环节、相对单一的高考成绩作为大学录取学生的几乎唯一标准。它极大了简化了录取过程,也了一定意义上的公平性。这和美国等国家的“分散”录取机制形成了鲜明对比。不过,在这一相对统一、集中的制度框架下,在不同时间、地区具体执行的若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差异。
从重大的措施来讲,主要可以归纳为两条:一是从最早的考前志愿填报(简称“考前报”)逐步过渡到了考后不知分填报(“估分报”),直至最后完全实现考后知分填报(“知分报”);二是从“无平行志愿”的志愿优先机制,逐步过渡到“有平行志愿”的志愿分数兼顾的“混合”机制等。如何看待高考制度的利弊得失?更为具体的,如何评价上述这些大学录取制度变化的政策影响?要回答这些问题并不简单。经济学中近期发展起来的匹配理论为我们分析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与方法支撑。
匹配理论研究异质的交易双方如何进行交易以达到社会理想的资源配置结果。为了理解匹配理论研究的交易性质,可以对比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市场。这一经典的市场机制研究的是同质产品的交易,即在给定价格下,买卖双方对于交易对手是谁并不在乎(虽然交易各方仍然对于价格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匹配机制研究的交易双方的异质性,意味着即使是在给定价格下,交易者仍然十分在意交易对象是谁。即以大学录取为例,大学可能属意于某省理科状元,即使他缴纳的学费低于某一个考分更低的学生。某考生可能并不特别在乎学校学费的多少,而执意于某一心仪的高校。更有甚者,很多匹配市场上甚至采用进行交易,即不允许价格机制发挥作用。除了大学录取,匹配的例子包括婚姻(市场)、器官捐献、选课、甚至劳动力市场中的企业和工人的匹配等极为广泛的问题。
那么,在这样一个交易双方存在异质性、甚至价格都不能发挥作用的匹配“市场”中,是否仍然存在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社会合意结果?如果存在,能不能找到一种合理的机制来实现它?这显然是匹配理论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匹配理论地解答了这些问题,他们发现,在较为一般的条件下,存在社会合意的匹配结果(即稳定结果或“核”),并且发现了找到这一结果的机制,即有名的Gale-Shapley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