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单桦论文中,10条参考文献9条与俞田荣论文参考文献一致,从出版社、出版时间到页码的描述无一不同。
俞田荣论文的导语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经济体制的目标,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引起了传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剧烈变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讨论。1992年,邓正来、景跃进撰写了《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一文,提出中国的和经济的目标是建构一个“市民社会”,使得“市民社会”研究成为90年代国内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热点,而“市民社会”是传统哲学和社会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对市民社会理论,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市民社会理论的考察,对于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实现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和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单桦论文的导语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经济体制的目标,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引起了传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剧烈变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日益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讨论。1992年,邓正来、景跃进撰写了《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一文,提出中国的和经济的目标是建构一个“市民社会”,使得“市民社会”研究成为90年代国内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热点。对市民社会理论,尤其是近代市民社会理论的考察,对于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实现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和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上述两段对比发现,两段内容大部分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在于:一、单桦论文段首的表述是“90年代初期”,而俞田荣论文的表述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二、俞田荣论文中的“而‘市民社会’是传统哲学和社会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部分,单桦论文中没有出现;三、该段落最后一句中,俞田荣有一个表述用词为“重要”,而单桦论文中同样的表述是“重大”。
俞田荣论文共分为“近代市民社会理论的演变”、“‘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与中国的社会状况”、“‘小而强国家’‘大而强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目标模式 ”等3个部分,最后分析如何构建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
澎湃新闻发现,单桦论文同样分了3部分,每一部分的小标题都与俞田荣论文完全一致,单桦论文每一小部分的内容与俞田荣论文近乎完全一致,难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