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经济学科王艺明教授独撰的“经济增长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收入和财富分配”、靳涛教授等合撰的“‘东亚模式’的启迪与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之谜’”、姚昕副教授孙传旺副教授等合撰的“城市规模、空间集聚与电力强度”等3篇论文同时在《经济研究》2017年第11期正式刊出。截至目前,我校经济学科2017年共有12篇论文在《经济研究》发表,已创年度历史新高。
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王艺明教授独撰的论文“经济增长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当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等的形成机制,以及这种分配不均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论文在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基础上,又结合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放宽了现有文献中“工人阶级无任何储蓄”的假设,所得到的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1940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富和收入分配情况,对于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条件下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等问题的成因和治理也有借鉴意义。此篇论文也是厦大经济学科教师应用现代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范例。
“东亚模式”经历了“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的整个过程,“中国模式”与“东亚模式”是殊途同归,抑或是能够走出超越“东亚模式”的大国之?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靳涛教授及其指导的2016届硕士毕业生陶新宇(第一作者)、2016级博士生杨伊婧合作撰写的论文“‘东亚模式’的启迪与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之谜’”,基于“东亚模式”发展历程的整体评价,并结合中国现实,通过与“东亚模式”的代表性经济体——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以及城乡收入结构上进行比较,透视中国经济的可行性空间。参照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经验,该文使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之谜”通过算术平均法将五个经济结构指标合成为经济结构指数,合成的经济结构指数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关系,且东、中、西部城市分别处于“倒U”型曲线的不同阶段,形成一个大国“雁阵”模式,此外,五个经济结构单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都不尽相同。
中国仍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人口、工业及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不同的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进而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电力强度水平。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姚昕及其指导的2016届硕士毕业生潘是英、以及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城市规模、空间集聚与电力强度”,选取了2003—2013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267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模与电力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电力强度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探索城市规模对电力强度的影响机制,该文引入空间集聚的概念,同时构建了一个用来反映省级行政区内部空间集聚水平的重要指标——空间基尼系数。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对空间基尼系数进行计算,并将其纳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空间集聚对电力强度确实具有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该文研究结论从优化电力强度的视角,探讨了城市电力强度最优条件下的合理城市规模,并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现代化的大型城市提供了实践参考与决策支持。
《经济研究》创办于1955年,是综合经济理论期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曾获第二届“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和首届“国家期刊”两项大(唯一入选的经济理论期刊),“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唯一入选的经济理论期刊);连续多年评为当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并在所有被评的中文期刊中位列首位。此外,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中,《经济研究》被评为经济学科仅有的“”期刊(其余为“权威”“核心”“扩展”等类期刊),在所报告的全部546种专业期刊中亦位列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