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研究论文写作能力,更有效地、规范地、高质量地撰写研究论文,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和见解,科学地记录和总结自己的研究发现,是写论文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第二语言写作的教学与研究在国际上一直受到重视,国外的写作教学研究十分活跃,以美国为例,美国(PURDUE)大学每年定期召开二语写作学术研讨会。二语写作拥有自己的研究队伍、研究机构、学术期刊。概括起来,国际二语写作研究集中在四个领域:(1)写作过程研究,重点关注认知操作模型、写作构思策略、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以及写作过程的阶段性变化;(2)写作结果研究,采用文本分析、错误分析、对比分析、对比修辞分析、语料分析等方法;(3)写作社会文化因素研究,影响写作的社会结构、语域知识、动机和需求等因素;(4)写作教学研究,如教学过程、学习策略、语言水平发展、课堂教学环节、写作测试、网络写作课件开发等。国际二语写作研究近期关注四个热点:(1)对比修辞学,(2)母语写作迁移,(3)写作教师教育,(4)计算机辅助写作与研究。
的写作理论经历了一个从“写作结果论”到“写作过程论”再到“元认知论”和“社会认知论”的不断发展阶段,多年来,东学者试图从内在和外在等不同视角去理解和解释写作这一十分复杂的思维活动。就外在而言,写作教学“支架”理论(scaffolding)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域”理论出发,强调写作教学要辅助以教师、教材、范文等,分阶段和分解写作任务,逐步让学生脱离辅助的“支架”,写作。写作教学语域理论根据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强调语境知识的作用以及写作语场、语旨、语式三要素。语场决定写作以共核词汇及结构为主;语式决定写作的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差异;语旨决定写作的语气和态度。
Bhatia等人的体裁(genre)理论认为:(1)体裁是一种可辨认的交际事件;(2)体裁是一种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交际事件;(3)建构语篇必须受到某种特定体裁要求的制约;(4)作者可在体裁的框架内传达个人的意图或交际目的。一些学者从社会认知的视角看待二语写作,并提出写作教学的社会认知模式,确定了写作中作者、主题以及读者三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将写作过程看成一个循环的非线性过程和劝说活动。就内在而言,写作过程论强调写作是一个发现意义的过程,包含不同的阶段,各阶段又相互联系和交错。Flavell等人提出了元认知写作理论,强调元认知从主体知识、任务知识和策略知识三方面对写作认知活动进行调控。这个理论对理解母语和二语写作认知模式、评估二语写作者的元认知发展和分析二语写作知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