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入思考,我提出了这种奇特社会现象的三点悖论: ① 与大学组织特性形成鲜明比照。大学被称为松散的结合系统、组织起来的无联合体,但评估期间大学变成了军队,具有统一的意志和强大的战争力。 ② 它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不一致。 运动是总体性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但后,社会动员逐渐淡出中国,以为基础的治理渐成常态。 但在评估期间,高校处于非常态,运动范式再现。 ③ 它界大学评估实践中几乎没有同例。 外部介入大学评估是世界通例,但国外大学未出现这种应急性应对外部评估的现象。
针对这三个悖论,我集中研究大学组织化动员的产生机理,即为什么要组织化动员? 如何进行组织化动员?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子问题: ① 为什么我国大学在评估时会出现组织化动员? 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有怎样的结构性条件? 其动因又是什么? ② 大学内部组织化动员如何实施?其动员方式、阶段和特点分别是什么?③ 原子化的个体为什么会被动员起来?他们对组织化动员的反应如何?有哪些矛盾与冲突?组织化动员 式的评估对被评大学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当确定用组织化动员作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的主线时,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才真正地确定下来。无论在答辩时还是课题申报时,不同的专家比较一致的反馈意见是:研究的问题意识很强,研究视角新颖,选题很有意义,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组织化动员的概念。
学位论文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没有理论的论文是没有深度的,称不上是博士学位论文。 但是,因为我的研究问题源于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是综合性的,非学科性的,这就决定了要选择一个针对性的理论难度较大。 另外,我的问题又源自本土的社会现象,要特别理论的适用性。 最后,我选择以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原因在于: ① 它的理论核心,即结构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对我的研究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 ② 这是一个综合性理论,融合了社会结构制约性和主体行动能动性两个方面,包容性较大。 ③ 这是一个形式模型,所以才具有超越不同社会结构形态,对研究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换言之,这个的理论用来解释中国的本土问题还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