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迫在眉睫,以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为主的新能源,不但符合低碳经济发展中碳排放控制的要求,而且能使已排放的温室气体含量减少,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同时,还能提高适应气候的能力。
诸大建在《中国低碳经济蓝皮书》中指出:现今,我国正处在后的第二个转型期,资源问题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将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新能源作为我国的重要资源,一方面可以满足随着经济发展日益高涨的能源需求,另一方面,能够改善我国现在的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能源特点,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能源结构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煤的碳含量非常高,为25.kg/GJ。再者,新能源低污染和再生性的特点,对减少污染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用也很大。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飙升,加速了开发新能源的步伐,我国部门对此也大力支持。新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性价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者间的替代。如果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上升,新能源的价格优势就会很明显,企业使用新能源进行替代的积极性也较高。从趋势来说,在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减少,价格走高的情况下,必然会被新能源替代。在这个过程中,节能技术也渐渐进步。经济在技术进步内生时,就可以在这个平衡增长径上实现持续增长。当不可再生资源完全被新能源替代时,在此径上的污染将减少。所以,在总能源消费中,新能源所占的比重的提高以及催生出的节能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②。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
我国已经进入新能源快速发展时期。到2012年12月末,全发电装机比2011年上升了11.22%,为3.13亿千瓦③。其中,水电、风电分别为24890万千瓦和6083万千瓦,比2011年各增长了6.8%和31.6%。太阳能发电同比提高了47.8%,为328万千瓦。2012年全国共消耗了9680亿千瓦时的新能源,比2011年增长了30.2%。光伏发电是2011年的两倍,装机容量有648万千瓦时。由此看出,我国的新能源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新能源分布广泛,品种和数量都非常多,获取也较为容易,这些有利因素为新能源的开发提供了优势。部门也将新能源的发展提上日程,例如,国家能源局在2012年发布了《可再生资源“十二五”规划》,预计2015年新能源会达到4.78亿吨标准煤的年利用量。
我国新能源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有丰富的农业废物资源可以在成生物质能后被使用。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资源。世界生物质能的年生产量是世界总能耗的十倍。我国农作物每年的秸秆产量大致在6亿吨,秸秆燃烧能产生相当于1.5亿吨的标煤的能量;再加上林木枝桠等其它一些资源,我国生物质能的资源潜力每年约在10亿吨标煤。我国的太阳能相当丰富,国土面积有三分之二都处在太阳能年辐射量6000MJ/m2的地区,日照时间超过了2000小时。甘肃、青海、新疆、、的辐射量和日照时间均为全国最高,在这些地区,使用太阳能发电极有可能。目前,、青海、等地区用太阳能发电解决了16万用户的用电问题,在能源提供和生态方面都起了很好的作用。但仍然有一些问题导致这些地区的太阳能未能被进一步使用。如市场引导不够,技术研发跟进不足,经济激励政策不足等。我国共有32.26亿千瓦的10米高度层的风能资源,能开发的有2.53亿千瓦。西北、东部及东南沿海和岛屿等地是风能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中,风能最丰富的在新疆、、甘肃、。利用风能资源,东部地区可以解决当地经济发展中能源紧缺的问题,西部和东北地区能促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热资源可用来发电的较少,全国可采取相当于33吨标煤的热量,主要是因为我国地热资源都是以中温为主,达不到高温发电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