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林|自然 → 文章正文

    冯俏彬:新供给思想源于成长于自身积累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5-12-26 13:06:41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 冯俏彬

      和讯网消息 12月13日,《新供给经济学》新书发布会暨供给侧研讨会在举行,论坛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西经济出版社联合主办。

      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发表了题为《新供给经济学的三大特点》的,她在中表示新供给思想渊源有成分,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是医结合,新供给的思想土壤既源于的,更源于我们自身的一种历史经验。

      以下为实录:

      冯俏彬:谢谢姚院长,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我发言的题目叫做《新供给经济学的三大特点》,首先,热烈祝贺《新供给经济学》的出版,向贾康老师和苏京春博士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向新供给研究院表示热烈的祝贺。

      值此机会,我结合个人学习和参与新供给的经验谈几点学习体会。主要三点。第一,谈谈作为一种理论的新供给经济学,今天我们在此,主要是《新供给经济学》这本著作的面世,在此之前新供给研究院运行了三年有余,全国有一两百经济学的专业人士都认同新供给的,并聚集在新供给研究院的旗帜之下,关于新供给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文章,其中有一些文章,有一些观点是相当有份量的。我本人是长期在高校工作,算是学院派出身,所以,知道在学术领域这个概念上它对于理论,对于学说的一些学术性要求。简单的说在一种学术意义上的理论它需要设定一系列的前提与条件,需要对逻辑进行精细加工,需要对体系进行全面构思。这相当于修一座大房子,大家熟悉的经验就是写一篇博士论文,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本新供给经济学我认为它就是这样一座理论的房子或者叫理论的大厦。但是作为一种观点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大厦当中的某一个部分或者是某一种建筑材料,尽管它十分重要,但是它还是零部件,它还是材料,并不是大厦本身。

      从材料到制成品需要经过建筑师几大层次的精心构造与艰苦劳动,否则材料可能被堆放在露天被浪费掉,观点也会湮没在喧嚣的中很快消失。观点未经论证至多是天才的猜测,经过论证的观点才能成为科学,我们很高兴看到新供给研究院落再生努力阐述宣传相关政策主张的同时始终不懈的进行新供给的理论化工作。此前,研究院已经出版了新供给的系列书系,今天出版的这本新供给经济学更是集理论与政策主张之大成,在前提、结构、体系、逻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的整合。因此,从学术

    [1] [2]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