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4年,年轻的张维迎就写出一篇名为《以价格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的》的文章,在这篇被称为30年史上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章中,他第一次谈及“双轨制”,其后“价格双轨制”成为政策。
“双轨制”使得市场倍增效益放到最大,经营业绩无限代累计,这是传统制度所不及的,为中国特色增添一抹亮色。
张维迎作为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思的学者,对80年代中后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系统研究了企业家的职能、素质和,首次提出从“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商”的观点,论证了“造就企业家队伍的核心是所有制”的命题,推动了企业问题的研究。
张维迎将经济体制解读为“实际上就是要把资源配置的由转向民间,用企业家代替官员制定经济决策。”张维迎曾在《小康》发文称,“我们国家还有很多逻辑,不是按照自愿交换的原则,有些部门有太多特殊的,而我们的个人缺乏。”我们未来下一步要做什么?就是减少控制资源,减少对每一个人程度的。
利益的冲突、观念的碰撞,的推行步履维艰,质疑无数,中国经济学家茅于轼曾在信中勉励张维迎说,任何微小的观念进步,都会遇到莫大阻力;中的新观念,总会被自认为一贯正确的念视为大逆不道。
张维迎坦承自己在角色的选择方面更愿意做一个纯粹的学者,在他看来现在真正做学者的很多都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言论,而哗众取宠的商人学者却比比皆是,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致敬辞
他是市场经济的捍卫者,产权的推动者,被为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面对毁誉,他不改犀利本色,他是张维迎。他说:“没有深思熟虑,绝不轻言!”
声音
“未来的转轨,是要开发国内市场,开发国内市场靠的是企业家,靠的是柳传志,而不是靠周小川。”
——张维迎
十年大事记
2003年,他主持下的“北大”,“不升即退”、“终身教席”等措施引发诸多争议。
2004年的“郎顾之争”以及随之而起的第三次大争论里,张维迎一句“官员是中受损最大的利益集团”,使他一夜间成为“人民公敌”。
2006年3月他发表了《思考中国》的长文,将有关的争论推向了一个。
2009年9月,张维迎公开时称,“金融危机过后……中国经济仍可保持高速增长。未来30年甚至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该言论引发热烈讨论。
2010年12月,张维迎卸任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一职。此事引发广泛关注,有人称,张维迎卸任是受累于之前那些备受争议的言论。
2012年1月,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新春团拜会上,张维迎表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关键是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由于性格直爽、出言犀利,作为市场经济捍卫者的张维迎始终处于的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