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法律 → 文章正文

    经济学论文用金融经济学透视资产价格溢价之谜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3-11-01 13:03:37

      1989年,席勒撰写的《市场波动》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书中详细论述了如何运用数学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面对投机市场中的价格波动。文章了投资者非的行为特征。

      到1990年代后期,美国股票市场在新经济的刺激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在投资者高涨的投资热情刺激之下,股指不断创造历史新高。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席勒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这表面繁荣背后所隐藏的危机。

      1995年12月3日,席勒与美联储召集的专家一起交换了关于股市的看法。席勒清楚地投资者,股市处于特殊阶段。两天后,格林斯潘发表了股市“非繁荣”的,引起全球股市应声下跌。从此,一个用于描述股市特殊状况的新概念——“非繁荣”不胫而走。

      但是,让人们真正了解“非繁荣”一词含义的事件,并不是格林斯潘那次著名的,而是2000年席勒出版的同名著作。在书中,席勒比较了美国近140年来股票市场市盈率的变化情况后指出,当时美国股市繁荣景象是脱离实际经济运行的一种反常现象,是一种“非繁荣”。

      席勒更正了人们用泡沫比喻股市特定状态的不准确性,而采用“非繁荣”一词来取代泡沫对股市特定状态的描述。泡沫给人的印象是其状态难以维持,很快就会破灭。而股市特定状况即脱离经济运行实际的不正常状况却不是稍纵即逝的,二是可以长期存在的。

      席勒将股价泡沫或股市的“非繁荣”与探寻股市变动规律,以及解决一些核心问题联系在一起,包括经济何以衰退、股市何以破灭的研究。在他看来,正确理解为人们忽视的股市“非繁荣”状态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本质上讲,“非繁荣”是股价非效率性或无效率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历史上,股价非效率性是极其普遍的。股票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率的,并非总能完全反映基本面状况的。

      席勒等学者通过修正传统经济人假设所延伸的定价范式,被主流金融经济学所偏爱。而汉森则走出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即基于消费习惯的资产定价模型。所谓消费习惯(habit formation)是投资者对反复刺激产生反映的心理特征.通常将习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在性消费习惯。该习惯依赖于社会平均的历史消费水平,称之为第1类投资者;另一类具有内在性消费习惯,该习惯依赖于投资者自身的历史消费水平,称之为第2类投资者。

      汉森构造了具有外在性消费习惯的代表性经济人模型,用较低的风险厌恶解释了发达资本市场广泛存在着风险溢价之谜、无风险利率之谜等诸多谜题。

      资产定价模型的研究使用大量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广义矩(GMM)方法自从汉森(1982)开创性的文章面世以来,它已成为计量经济模型的一种重要估计方法。汉森(1991)又提出随机贴现因子方差界,成为经济计量估计与推断的统一框架。

      总体来看,这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从不同方面丰富了金融学理论,对金融市场的贡献有开拓性意义。(上海证券报)

    上一页  [1] [2] [3] [4] [5]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