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省焊接协会将焊接新技术、新及时推向市场。 (记者 杨平 摄)
“全国第4”VS“全国第14”,反差引人深思
120多所大专院校、14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00多家科研机构、60位院士……湖北科教实力居全国第4位。
然而,所在,不等于所用。在湖北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燕文看来,湖北的科教优势主要是要素优势、潜在优势,还远未为发展优势、创新优势。
今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1~2012)》蓝皮书,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湖北经济综合竞争力排第14位。去年12月,科技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显示,我省创新能力在全国排第11位。无论经济综合竞争力,还是创新能力,都与湖北“全国第4”的科教实力脱节。
什么原因造成反差?省科技厅党组风分析,科教资源是生产要素,只有经过市场优化配置,才能为现实生产力,变成经济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科技率不高,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仍然是摆在湖北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促“两张皮”深度融合
科技、经济“两张皮”,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在湖北表现尤为突出。
从“丽珠得乐”花开湖北结果珠海,到武汉纺织大学的一项新纺纱技术被山东如意集团抱走,事例不胜枚举。
“要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武大教授伍新木说,我省不少企业之所以始终在产品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低端徘徊,看着别人切走利润蛋糕最大块,根子就在于科技与经济“两张皮”。
“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提供管用的至关重要。”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陈万卷说,创新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仅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要彻底改变评价体系“唯论文”积弊。
一方面,科研机构觉得企业科技的能力低;另一方面,企业觉得科研机构研发的东西不实用。在省社科院研究员彭智敏看来,只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推动科技应用。
江苏省连续4年蝉联区域创新能力冠军的秘诀就是3个“80%”:80%以上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0%以上科技平台建在企业,80%以上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入企业,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不断加强。
反观湖北,全省专业技术人员62.18%在教育战线,22.76%在卫生战线,11.05%在企业;仅31.95%的大中型企业设有科技开发机构,36.8%的大中型企业有科技活动。“没有企业的参与,技术创新无从谈起。”风说,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关键是技术能力的结合。
对此,武汉大学教授伍新木评价,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速从投资驱动全面转向创新驱动,从“傍资本大款”全面转向“傍科技大款”。
推动科技界和产业界的深度融合,实现两者成长共生、资源共享、发展共赢,才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安慰 丘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