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中,包括他在内,现有5名正教授,其中4人已评上“曙光学者”,还有一人明年也有望跻身这一行列。要知道,在上海交大最为强势的工科领域,每年也仅出两三个“曙光学者”。而王如竹身边的“曙光学者”扎堆,令其他院系多少有几分艳羡。
王如竹则早已习惯于看着自己的学生,成长为与自己共事的教授。团队中,除了他的师妹吴静怡教授,其他年轻教授几乎都以他为师。他的合作者代彦军从西北工业大学来上海交大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便留在团队中任教从研,如今40岁刚出头就当了博士生导师。王如竹带教的博士生张鹏、王丽伟,先后拿下“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近年又相继评聘为正教授。
这“竹林五贤”,把握低温与制冷这个大方向,又在不同“子方向”上形成5纵队。齐头并进,相互打通,共享资源。王如竹往往带队打头阵,确定正确方向后,便有另一纵队深入。例如,张鹏写的全国“优博”论文,主攻“低温超流氦”研究,正是王如竹做博士时的课题;又如,去年新晋教授的王丽伟,已全面负责起王如竹初为教授时的老本行吸附式制冷。而王如竹自己则正在“热池”新领域开拓,与存储电能的电池相比,“热池”靠的是吸附式储热。他说,正培养更年轻的人来接棒,看中了去年获得全国“优博”提名的李廷贤博士。
同根竹下有“雨后春笋”
一棵竹子底下能冒出好多竹笋,这些笋可能同根同源,并能成竹。
王如竹与他团队中的每个博导,都养成了一种带队好习惯。比如改研究生论文,他们基本上一收到,当天就改,当天就回,尤其是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总是改个好几次。“现在越来越忙,如果做不到当天回复,一周之内也要改定返稿。”王如竹说。包括2篇“优博”、4次“优博”提名在内,王如竹团队已发表200多篇被SCI收录的论文,被广泛引用。每当学生论文发表于著名刊物,团队都来祝贺,并由作者请客,“这是一种文化,也是对其他人的一种鞭策”。
如雨后春笋,王如竹团队至今培养博士数十名,其中15人已发展为正教授,王如竹并没有把他们都留在自己团队中。如今,走出上海交大的他们都成了各院校的。也许出于师道、代际传承,他们把王如竹的“竹子管理学”带了回去,很少单干单打,多为兵团作战。不少博士进了企业,带着企业项目回来与王老师团队合作,或者招聘同专业的学弟学妹。
王如竹团队“高密度”的人才效应,在“曙光学者”团队中也并非孤例。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介绍,华东理工大学钱旭红院士和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的学术团队都走出了两名以上的“曙光学者”。如今,入选“曙光计划”的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已从首批19人发展为一支889人的“人才大团队”。他们中,已诞生两院院士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0余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