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树底下不长草。不少科研团队中,领衔者一家独大、,小草甚至连小树也得不到阳光。可在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由第一代“曙光学者”王如竹带队,接连出了3个二、三代“曙光学者”。并非重金引进,而是培养。
作为“曙光计划”出资方,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近日披露20周年“才报”:截至目前,获得项目资助的“曙光学者”,只占上海高校专任教师约2%,而王如竹教授16人团队获得这一项目资助的比例高达25%。
奥妙何在?因为王如竹团队像竹林出笋一样,有一门“竹子管理学”。
快速“增值”几万变千万
竹子长势快、节节高,王如竹个人成长也极快。他在上海交大完成“本硕博”学业,1990年获制冷与低温工程博士学位。仅隔4年,而立之年的他便被破格晋升,从副教授聘为教授,并当选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一直干到今天。
那时候,教授一个月工资才两三百元,科研经费少得可怜。此时,推动高校学科带头人建设的“曙光计划”应运而生。王如竹与其他高校的18名优秀青年教师一起,成了沪上第一批“曙光学者”。
“曙光计划”以8万元扶持了王如竹的科研项目。他出差不用再借钱了,还花8000元买进一台数据采集仪,成为他最基本的测试设备。与许多“曙光学者”一样,王如竹也用“雪中送炭”、“第一桶金”来形容这笔资金。同一年,王如竹领衔,承接到全球最大暖通空调和冷冻设备供应商开利公司的项目,项目资金4万多美元。
“曙光计划”犹如撑杆跳高中的那根竹,有一种撬动效应,支撑着王如竹团队上了一个又一个平台,团队含金量快速“增值”。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到杰出青年基金,从科技部“863”计划到科技支撑计划,短短十来年,王如竹团队承担大批国家级项目,研发“太阳能高效空调与供热装置”获国家技术发明最高,还完成大量国际合作项目,比如意大利方面出资150万欧元在交大闵行校区落成了低碳概念示范建筑“中意绿色能源楼”。
如今,加上来自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王如竹团队每年科研经费达一两千万元,即使坐着不出门,也不愁搞不起研发。团队中,去年新获“曙光计划”资助的“70后”教授代彦军说,如今“曙光计划”的十多万元虽不多,却是代表大学青年教师的高端荣誉和品牌。
“竹林五贤”各带一纵队
竹林中,竹子根连根、叶接叶,没有特别高大突兀者。“我不能盖住大家,年轻人要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作为领军人物,作为“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如竹深知自己不应成为团队中唯一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