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林|自然 → 文章正文

    【方志论文】关于“概述”写作的“文本”思考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20-06-20 05:31:46

      在写《峰峰矿区志(1991—2006)》概述时,笔者也在开篇贯注了评述体的地情之气:“峰峰是一个神奇而古老的地方。其神奇在山,西靠太行,鼓山坐拥其怀抱,峰峰人得太行山势之雄气;其神奇在水,滏阳河发源于其间,源泉沸涌,曲折东流,峰峰人得滏水秀丽之智慧;其神奇在地利,东临华北平原,山水道通于天下,峰峰人得山水无阻之便利……。”

      虽然是总括地情,但因为作为评述体的“地情之气”贯穿了整个叙述过程,评而不显自夸,述而无罗列之嫌。

      概述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总括地情。这个功能常常让许多撰写者迷失方向,面对一方纷繁的地情,总觉得这个应该写,那个不能丢,结果理不清头绪,导致文本中出现地情罗列、层次混乱。

      其实地情是有内在之“线”的,关键是如何发现、找到这个“线”。这就需要写作者研究地情,从中发现。如果一方地情,已有许多地方研究者作了这方面工作,那就可以借助于他们的研究。以我个人的经验,作为总括一方地情的地方志概述,在某一方面可以借助他人的研究,在整个地情大框架内,没有可以借助的现成。因为地方从事文史研究的人,多是凭兴趣爱好,偏重于某一方面,如对历史人物、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兴趣,而对、经济、近现代的地情研究等往往不及。因此,撰写概述,还得写作者下功夫去深入研究地情,将资料烂熟于心,才能发现“地情之线”。

      所谓“地情之线”,就是一方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之线。即便是地理,也有发展、变化之线,如一条河流的变迁,就是一条线,一座山的变化也是一条线,通过这些线,可以将地理总情起来,构成一方地理变化的概述。经济有经济的发展、变化之线,如主导产业就是一条线,一地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条线,通过这些线,可以将经济总情起来构成一方的概述。、文化亦然,都可以找到一条线。总之,只有找到线,才能串起来各部分的联系,从而将凌乱的地情有条不紊地叙述出来。

      笔者在写作《峰峰矿区志(1991—2006)》概述时,写经济,以“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之线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峰峰的经济发展并不一帆风顺,大体上经历了‘挖资源、卖资源——由地下向地上转移——实现循环经济’三个时期。”然后,围绕这条线,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写“1991年至1996年,是‘挖资源、卖资源时期’。”第二阶段写“ 1997年至2002年,是全区经济‘由地下向地上转移’的时期。”第三阶段写“2003年至2006年,是实现‘循环经济’时期。”通过三个时期,将16年的经济有背景有决策、有措施有落实、有有数字写了出来,可谓“眉清目秀”,读来绕有兴味,不觉枯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