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林|自然 → 文章正文

    时瑞金融:40年最牛经济学论文丨周其仁:做对了什么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9-08-05 03:22:54

      的答案是多手并举:教育、党的纪律和。我不认为还可以想出更多的办法来遏制。问题是,在上述分权、重新界定、承认并鼓励民营企业家、大规模利用价格机制的每一个过程中,不但形影相随,且有更快蔓延之势——跑得似乎比还要快!1986年9月,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不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的,不能使经济体制继续前进(文选,第三卷,第176-180页)。为此,他开始部署中国体制。

      体制远为复杂和困难。最主要症结是,经济的经济既得利益,还可以用经济手段补偿,但的既得利益,拿什么来做补偿?举一个例子,原来“享受低价好处”的居民家庭,一旦价格放开后受到损害,可发财政补贴给予补偿。但是,原来主管物价的部门,价格放开后就面临缩减、部门撤并、甚至官员的现实。对于一辈子管物价的官员来说,他身上的专用人力资本一夜之间全报废,他能接受吗?用经济办法来补偿“的损失”吗?出价低,不可能被接受;出价高,国家财政不堪负担——等级制其实常昂贵的。者自己补偿(贪污是也)?不可能接受,而那样“补偿”的结果,一定是更舍不得放弃。那么,可以不予补偿就取消吗?可以,但因此就等于。

      多次讲过“也是”。不过他面临另一项约束。作为“过于集中”的派生物,中国的党政系统发达,但其他社会软组织发育不足,行政系统实际上负担着社会经济体系的运转。这本身就增加了消化体制副产品——重新安排官员——的难度。另一个连带的后果,就是国家体系一旦失稳,整个社会就容易动荡。所以,推进“也是”的体制,又不得不以“稳定”为边界。于是人们看到,1986年重新提上日程的中国体制,并没有实质推进。一年以后的十三大,通过了酝酿已久的体制纲领,但没等到切实实施,“价格”的失败以及随后发生的广场事件,就再也没有给中国推进政改的机会。即使1992年的南巡讲话,也限于推动经济增长与经济,而并不是体制。中国的体制,是未竞的事业。

      中国经济增长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启动的提供了一个无可更改的背书。如果用最多数人口的日常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作为评价标准,领导的中国一定会被写入历史。当然,伟大成就的成因是复合的,人们对此也常有不同的看法。我的观点是,正是大幅度降低了中国经济的制度成本,才使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机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

      有观察家以为,“廉价劳动力”是中国竞争力的根本。对此我的问题是,前中国劳力和其他要素的价格更为低廉,为什么那时候并没有影响全球市场的“中国制造”?更深入的分析表明,知识扩展才是中国经济成就的基础。不过若问,为什么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中国人对知识的态度有了根本的转变?答案是,激发了中国人掌握知识的诱因,而则降低了中国人的学习成本。综合起来,早已存在的要素成本优势、显著降低制度费用、以及中国人力资本的迅速积储,共同成就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其中,制度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是中国经验的真正秘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私密漫画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