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论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茅益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5医院陈成伟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
根据上观新闻报道,该项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共纳入中国地区308家医院的25927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是国内迄今最大规模的药物性肝损伤流行病学研究。
一般来说,这种学术性很强的专业研究很难引起大众的关注,但这项研究则不然。因为研究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每年DILI(drug-induced liver injury,药物性损伤)的发生率至少为23.80/10万人,高于欧美国家。
更重要的是,研究也展示了在中国人群中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可疑药物以及临床特征、治疗现状等方面的情况。研究表明,在我国引起肝损伤的最主要药物为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占26.81%)、抗结核药(占21.99%)、抗肿瘤药或免疫调整剂(占8.34%)。
引起肝损伤的最主要的药物中,TCM OR HDS占比26.81%。根据论文,TCM是传统中药,而HDS表示的是草药和膳食补充剂。
关于这两项主要因素,小财女在论文找到更详细的论述。文章称,TCM 和 HDS包含传统的中国药材、天然药物、藏药、蒙药、保健药品,以及药草和膳食补充剂。许多中国人更愿意选择中药,因为误以为中药只有些许甚至没有副作用。
丁香医生今日发布博文表示,如果你在药品说明书里看到“不良反应”和“禁忌”是:尚不明确,这个药直接扔掉就好。
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中药,但在6张配图中,丁香医生有这样的表述,在中成药的药物说明书里,“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仍然是个普遍现象”,并表示中药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及一个巨大的产业,其享有在政策上的一些。
就小财女看来,作为自的丁香医生在语言措辞上的确有失偏颇,但其所叙述的事实却是站得住脚的。
2014年,《凤凰周刊》记者前后历时半年,撰写的《中草药肝损害调查》中提到,2013年,来自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一篇论文显示,中国从1994年到2011年的24112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人中,“中草药是导致中国药物性肝损伤的第二大原因”,占18.6%。排在药肝比例首位的是西药中的抗结核药,占将近1/3。
5年后的今天,上文的最新研究中,中国药物性肝损伤的中草药已经超过抗结核药,成为首因。这一变化着实让小财女吃了一惊,从某种维度上可以说,中草药对药物性肝损伤的危害早已为人所知,却并不见好转。究竟哪里出了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