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跳测吉凶
不久前,本报一位同事发来邮件,讲述了一件他亲身发现的论文抄袭“奇闻”。现将邮件原文照录如下:
“这段时间我要撰写一篇有关经济的文章,请学微观经济学的太太一起找资料。她无意中发现,《经济评论》2004年第2期上有一篇名为《来自对科斯的挑战》的论文,跟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平新乔教授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的部分内容非常像。于是我进行了对照,结果很吓人,除了个别地方外,基本等于全抄。
一本畅销全国的经济学教科书,两位大学教授,一家国家核心期刊,一篇几乎一字不落的抄袭论文……真不知让人说什么才好。”
如果情况属实,那这确实是一件“奇闻”。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吧”。但是这样的线索不能错过,于是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论文《来自对科斯的挑战》的确刊登于《经济评论》2004年第2期,记者将它与教科书《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见图①)进行了仔细对照,发现它全篇抄袭自大学平新乔教授所著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的第十七讲第三节“关于科斯的若干讨论”。
论文开篇第一段这样写道:“1960年,科斯(Ronald·Coase)在其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这就是……这一论点与这一文章,对于过去30年的经济政策的思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致于乔治·斯蒂格勒……达到帕累托有效。即……而与产权的初始配置状态无关。”
经过逐字逐句地对照,记者发现这与《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337页的第2—4自然段几乎完全一样,唯一的区别只是书中没有出现过“1960年”、“以致于”和“即”等三处。
随后,记者对两文进行了“体检”,发现抄袭者“只做减法,不做加法”。由于《微观经济学十八讲》是教科书,因此文中出现了一些经济学常识性内容和一些讲义式的语句。论文就将这些内容进行了删改,个别字句和标题做了改动,其他内容就原封不动了,包括3个图表和若干数学公式,甚至标点符号也照搬无误。
比如,《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342页倒数第三段最后一句话是:“我们在第十八讲会对此再作进一步的分析。”(见图②)这句话很明显不适合写入论文,所以论文作者将其删除;第344页第2自然段开始部分是:“Olson是美国资深的经济学家,于1998年去世。1965年,Olson就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这段话属于经济学上的常识性内容,论文作者也因此没有将其“录”入论文。
又比如,论文的最后一句话是:“随着‘参与者’人数趋于无穷大,个人愿意‘参与’概率会趋于零,这就是说,他越有可能扮演‘免费搭车者’!”这句话与《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351页、倒数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无论是字词使用还是标点符号的,没有丝毫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