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现在正是提交毕业论文、准备答辩的时间。最后一年的春天,总会让人格外的印象深刻。在论文中“苦苦挣扎”的他们,将“论文”看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不少学生、高校教师、教育专家都意识到,一些大学生科学写作能力的欠缺是导致他们“不会写论文”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院士席南华在不久前的一次报告中指出,一直以来,外国大学对于科学写作非常重视,他们一般设有“大学写作”课程,但是我们国家并没有相关的课程,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应用写作,但是没有开设针对学术论文的写作课程。(中国青年报5月14日)
沿着以上分析思,让大学生不再受困于“论文”的现实办法,就是开设专门的科学写作课程,指导学生如何写论文。但这最多能解决局部问题,提高部分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本科生写不出毕业论文的问题——没有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没有独创的见解,再怎么掌握写作的方法,也是写不出达到质量要求的论文的。而且,大学就是开设科学写作课程,有学生选修这门课程的出发点,可能不是提高自己的科学写作能力,而是获得学分。提高我国大学生培养质量,大学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重视过程质量管理和评价。
国外大学的科学写作课程,是和学校重视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并把课程论文完成情况,作为课程评分的组成部分紧密对应的。大部分国外一流大学,都不要求本科毕业生撰写学位论文,甚至也不要求硕士毕业生撰写学位论文,学校是通过教师上好每一门课,抓课程教学质量,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即,只要学生完成课程学习,获得毕业需要的学分,就获得学位证书。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足以保障培养质量,不需要再设计一个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环节,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术训练,用毕业论文来对培养质量把关。
我国大学则存在重学术研究,轻教育教学的情况,大学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学术研究中,对课程教学投入有限,有不少大学课程,只需参加期末考试,通过考试即拿到学分。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不少学生对待课程学习,平时很“放松”,只是到了学期末考试前才突击复习,进行应试化学习。这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课堂教学现状,社会反对取消毕业论文,担心取消毕业论文之后,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更得不到保障。但是,就是保留毕业论文,也不见得就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因为,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和对待其他大学课程教学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平时投入精力指导学生的老师不多,学生花精力认真开展调研的也不多,有不少是临到交论文时,才临时抱佛脚,在网上收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