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理工论文 → 文章正文

    浙江理工大学:千年丝绸 百年学府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7-10-11 17:29:42

      不久前,学校启动了文化部、教育部“织锦记忆传承及创意设计班”和“现代丝绸产品加工与创新设计技术”国际培训班。班不仅有来自浙江、江苏、四川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来自波兰、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的技术专家和研究人员。对丝绸产业而言,传承不仅要面向校内,更要社会,走出国门。

      “丝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今天我们仍有必要重新认识与丝绸文化,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通过丝绸这一载体发扬光大。”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吴锋民说。

      习总强调,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浙江丝绸销售占全国四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近四成。在丝绸技术和创意创新方面,浙江理工大学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提供智力支持。

      作为土生土长的浙理工人,校长陈文兴15岁考入学校制丝专业,自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学校。凭借对丝绸的深厚感情和刻苦钻研,陈文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和技术发明二等,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2004年,陈文兴团队的“丝胶蛋白质结构调控及提高生丝产、质量新技术”课题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这一课题发明的“蚕茧高温触蒸前处理技术”,大大提升蚕茧的加工性能和蚕丝质量。这项在全国绝大部分缫丝厂应用,了多年的。

      2016年,陈文兴的“管外降膜式液相增黏反应器创制及熔体直纺涤纶工业丝新技术项目”再度获。这一课题成功实现了涤纶工业丝高效、节能、短流程和柔性化生产,并通过与本土企业合作,帮助该企业新建年产20万吨和30万吨两条生产线,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涤纶工业丝生产商。

      2017年年初,浙江理工大学“丝绸文化传承与产品设计数字化技术”实验室入选文化部第二批12家重点实验室。

      在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邹奉元的带领下,该实验室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传统丝绸产品的纹样、织造、染色等工艺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从而织造出所需要的创新丝绸产品,并通过虚拟试衣平台,实现了企业顾客一点鼠标就能看到自身着装的三维成像,满足了客户个性化、创意化的需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