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最新最好的原则,经过认真的酝酿和策划,“经济科学译丛”编委会正式推出《经济学原理》一书。本书由梁晶工作室策划,并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于1999年9月10日正式发行。
本书原著是美国Dryden出版社140万美元征集经济学教科书的中标作品,事明它的第一版无疑是最成功的,本书以其辉煌的市场业绩回报了他的们的信任:在它面世以来的两年之间仅其英文版销量便达到25万册,而且被绝大多数英国大学采用作为基础经济学教科书,包括世界经济学研究的重阵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同时本书已被翻译成了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葡萄牙语、俄语和西班牙语,成为风靡全球的经济学教科书。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经济问题的世界中,需要了解一点现代经济学的知识,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接受专业经济学的训练。这就要求大经济学家们能写出受欢迎的入门读物,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介绍经济学基本原理。这也正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大行其道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原理》抓往了经济学中最核心的基本思想,紧紧围绕这些思想来介绍经济学。这就是本书的“简明性”。不仅如此,本书也实现了经济学向生活的回归,曼昆力图通过深入浅出的叙述强化经济学原理在现实中的运用,使读者读来兴趣盎然,在轻松的享受中学到了经济学。本书的出版获得了巨大的轰动。英国《经济学人》盛赞该书为“完美无缺的”,而即使平素挑剔的教授们如密歇根大学经济系主任杰夫·米伦等也喜形于色地赞叹本书“太棒了”。
本书作者格列高里·曼昆,29岁时就被美国哈佛大学聘为经济学终身正教授。同时还兼任国民经济研究局货币银行部主任,联邦储备银行顾问等社会职务。和其它两本在中国流行的经济学入门教科书的作者保罗·萨缪尔森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相比,曼昆是在预期之后的新一代杰出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然而,作为第一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保罗·萨缪尔森,他的著作被预期主义者为缺乏微观基础;相反,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则是一位微观经济学家。曼昆和其他一些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的主要贡献就是通过使用预期的框架体系为凯恩斯的经济思想提供了微观基础。
曼昆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著作经常见诸于学术刊物和主流上。他甚至定期为“财富”撰写专栏。值得一提的是:曼昆教授所撰写的《宏观经济学》也是世界上最畅销的教科书。他的作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他对经济学的天才理解与使经济学生活的努力,也使他在经济学界以及普通大众之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