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仅仅做了北大复印店的调查。交上去导师不满意。我是跨专业考的社会学,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历史,所以对社会学论文怎么写不是很熟悉。我就想好好写一下,决定扩大调查范围和对象。
这是我社会学研究的第一篇论文。现在看很不成熟,无论是研究方法和理论性都不够。但我是比较早发现这个现象的。
后来,我把调查内容分成了两篇论文,一篇就是现在网上传的《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另一篇叫《“新化”现象的形成》,发表在《社会科学》上。这两篇论文对我意义很大。北大要求博士生毕业要发表两篇论文,实际上我就发了这两篇。后来我就挂职去了(见前文)。所以这两篇跟我毕业关系挺大的。
“没写二手复印机的走私问题”
南都:调查过程是如何展开的?
冯军旗:我把调查对象扩大到市8个高校以后,做了两方面工作:一个是在学校里发调卷,主要是为了看新化复印行业(在高校)到底有多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我对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深度。导师要求写5000字就行了,我一下写了两万字。
南都:遍布全国各地的采访对象,比如产业元老邹联经,是怎么找到的?
冯军旗:当时主要采取的是“顺藤摸瓜”的方法,顺着一个线索不断往下追,通过人来找人。中我就发现这个行业有几十年的发展史,各个阶段都有现象特征和代表人物。很多产业元老在广州、深圳、珠海,就通过电话。电话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
几个元老的对论文的形成作用很大。比如,现在在日本做复印机贸易的邹联经,他很有头脑,对这个产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又健谈。邹在这个圈子里名声很大,顺着他也接触到了其他采访对象。
南都:有遇到什么难处吗?
冯军旗:这个行业最关键的问题是二手复印机的性问题,我的论文回避了这个问题。现在国内大部分复印机用的都是日本、美国淘汰的复印机。那里的复印机是定期淘汰制。但他们复印机的质量太好了,淘汰以后的性能和复印质量都比国内的好太多。
日本、美国的二手复印机运到中国,相当部分是走私进来的。这其实是复印产业的终端。我论文里只提到,他们偶然从一个人那里购买旧复印机。但有新化人在从事走私生意,有人为此付出了代价,比如被。
有些发了家的采访对象不愿意谈,这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当时在广州有一个做二手复印机生意做得非常大的人,很低调,不愿意谈。但他对行业发展是很重要的人。我就找邹联经,让他推荐一下。
“血缘、地缘、师徒制都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