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宋子文一次次被推上舞台。1940年6月,宋子文受命为蒋介石私人代表,赴美商谈财经借款,直至1945年8月宋子文完成中苏友好协定的签订回国后就任长。
“蒋介石在外交上喜欢走捷径,蒋需要的人才一定要会理财、英文好、习惯美国生活方式并能让他充分信任,种种权衡之下,宋子文便成为最合适人选。”潜心研究宋子文多年的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陈立文告诉《新民周刊》。在陈立文教授看来,按照正常外交管道,蒋介石的意见常无法到达美国上层,且受到史迪威、马歇尔等人的,对于1940年刚到美国的宋子文而言,他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外交管道并维持其通畅,宋子文花了将近半年时间去打通这个管道,但直到1942年、1943年左右,他才真正建立这些管道;另外,在美国当时“先欧后亚”的战略大背景下,美国更期望让中国去牵制日本的军队,宋子文无法突破这根政策线。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蒋介石曾给美国总统罗斯福一封电文,这封电文在3天之内,分别由三方面送到美国国务院:一是由蒋介石经宋子文呈送罗斯福的;一是由海军参赞J.M.McHugh呈海军部的;还有一封是由美事代表团团长JohnA.Magruder呈陆军部的;其中竟没有一封是按正常程序由驻华大使转呈的。
陈立文教授认为,建立了个人外交管道的宋子文完全不尊重原来的外交体系,“美国人也蛮吃宋子文这一套,很多重要信息都经由宋子文这个管道传入,如此一来,美国和中国之间有两根管道,到宋子文做了部长后,他仍运用这个管道。”当然,由于宋子文广大地建立了各种管道,使美国国务院、军部等单位不胜其扰。
在陈立文教授看来,宋子文5年的战时外交斡旋可圈可点,宋子文雷厉风行的作风也使他集毁誉于一身。“宋子文在这段期间的作风较受争议的有4方面:他的独断独行、独揽外交事务;他不按通讯程序,甚至有消息或擅做删改之嫌;他重视个人外交,甚至过于其效用;他好用公共外交。”
“很多中国人不喜欢宋子文,认为他的个性太直率,太像美国人。”美国学者DonaldA.Jordan教授告诉《新民周刊》。
与宋子文最先有职务冲突的是当时的驻美大使胡适,宋子文到美国,胡适曾在大举办一个宴会,但却将具有蒋介石特使身份的宋子文放在秘书之列;胡适认为自己不借款、不交涉,而宋子文作为蒋特使的最大目标就是拉到援助;胡适喜欢在美国各处做,宋子文在美国也一向重视发表谈话和讲话,宋子文请胡适多谈世界政事,少谈考据文学,胡适置之不理,宋子文不讲情面的病又犯了,竟行文通知大,表示凡是性的与文告,必须先经过他本人同意才能发表。宋、胡二人之间的不愉快,对他们的合作难免造成隔阂。胡适的这批学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