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的中国》后记
徐瑾
在我看来,人类愈是向前进化,就愈可以肯定地说,通向真正教感情的道,不是对生和死的恐惧,也不是盲目,而是对知识的追求。
——爱因斯坦
“老师,推荐一本经济学的入门书吧”。
2013年春天,我回到母校上海财经大学,为90后的同学们讲授一门课程,主要是介绍经济学入门知识,涉及宏观和微观,目的在于帮助他们理解财经新闻建立基本经济学框架。
其间,不少同学都提出开篇类似问题,往往伴随一双清澈而好奇的眼睛,也许还有一点焦虑。这事实上也是我和读者交流碰到最多的问题之一。这几乎是令我最为难的问题,对方常常是希望藉阅读一本书而了解更多经济情况,而经济学驳杂繁复,世界更是动荡不休,如何从中选出一本书而窥其全貌呢?更何况,经济学又面临那么多重重误读。
经济学就是算计吧?学习经济学能赚更多钱么?经济学人的假设过于,甚至是否根本不成立呢?经济学家是不是都是某一利益的代言人呢?金融危机不是经济学家们的失误么?或许还可以加上最近流行的经济学家为何感觉那么有优越感?……从进入大学开始接触经济学,时时面临不同的人对于经济学的好奇甚至;正是这些天真而善意的问题,促使了我参与很多经济学的普及以及推广工作。从学生时代和梁捷、李华芳、李牧之、傅蔚冈、维舟、周鸣之、李颖华、范昀、子默、罗颖杰、沈宇、方钦、章可、郦菁、仇鹿鸣、李业业、唐凌洁、刘旭俊、张斌璐、晏今峰、杨不风、田方萌、席天扬、杨荷、李井奎等诸多朋友,一起创办公益读书《读品》,到最终选择财经评论作为志业,再到回到大学讲授经济知识,我始终认为,经济学应该作为一项基本常识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