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人”的在担当中彰显价值
在当前重点型号项目林立,高精尖倍出的现代军事科技领域中,“雷达人”这个团队经常被人称作“军中蓝领”,整日带着钳子仪表上装备,天天与天线和电板打交道。然而,在团队所有人眼里,即使当“蓝领”也要当个能打胜仗的“蓝领”。
一次,在实习时错误操作,导致一台雷达出现故障,无法继续开展教学任务,由于用来日常教学的雷达装备数量较少,此时装备“抛锚”无疑是雪上加霜。
“装备‘抛锚’人顶上”,入伍40年且即将退休的老教授焦中生的话掷地有声。他带着艾未华,连续奋战三昼夜,最终顺利将故障排除,当他从实验室走出来时,满身油渍,手里还紧紧攥着修理工具,一旁的同事调侃焦老,“这种动手的事您指导年轻人干就行了吗!你可真是‘蓝领’中的教授,教授中的‘蓝领’”。
焦老回道:“年老和年轻能讲岁数差异,可教授和不论学识高低,都是兵,在岗一天,装备就要随时拉得出去,每个人都要能操装上战场,这就是咱们的”
像这样的排除故障任务,焦中生不知道每年要经历多少次。但“雷达人”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对待装备就要用实战的态度,人人随时都要能操装上战场。
“决不能让有问题的装备上战场”,在团队中,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也是所有人的底线原则。
2008年8月,五王山气象科普实习雷达进行塔楼吊装,天线罩内温度高达45℃,像一个巨大烤箱喷涌着滚滚热浪,天线罩下,课题组与厂家技术人员将图纸一张接一张铺在地上,仔细对照,丝毫不敢懈怠。一天里,每个人要喝掉20多瓶矿泉水,几度中暑。累了,找几块纸板铺在树荫下面,倒头就能睡着,连续四十五天,每个人都脱了几层皮。
“你们可不像在办公室搞教学研究的,活脱一个民工队,真的蛮拼的!”。
没有轰轰烈烈的冲锋陷阵,但“雷达人”在自己的阵地上始终在战斗。2013年,某雷达装备列装部队试验任务落在了教研组的头上,焦中生和孟鑫再次上山。一老一青,紧张的四个月试验任务从来没出现过一组错误数据。期间,部队负责的同志忍不住感慨:“这才是能打仗的教授和。”
每次走在上山的上,回望身后那盘旋横卧在“刀山”上的大道,经常有人忍不住流下眼泪,“七年了,‘雷达人’一步一步将这条踩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