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一、绪 论1(一)选题背景1(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研究的目的12、研究意义13、国内研究现状14、国外研究现状2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3(一)风险的含义3(二)风险的特征3(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3(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4三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5(一)资金结构不合理5(二)投资缺乏科学性5(三)资金回收策略不当5(四)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5(五)企业财务管理的复杂多变6(六)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缺乏科学性6(七)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6(八)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7四、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8(一)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81、运用“阿尔曼”模型建立预警系统82、利用财务风险指标进行预测和83、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9(二)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策略9(三)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9(四)建设财务风险防范意识10(五)完善风险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10结 论11致 谢12参考文献13Concerning the financial risks of enterprisemanagement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unceasing develop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activiti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clear is highlighted, financial management has become the cor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risk control most key aspect. Financial risk as a signal of a comprehensive, can reflect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erefore th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has become daily management of an enterprise is very important topic. The financial risks of enterprise as a kind of objective cts, exists in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ach link, financial risk can compare to fully reflect the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status, business operators shall strengthen financial management, conduct regular financial analysis, establishing risk early-warning system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reasonable forecasting, and then, a scientific financidecision-, through avoid risk and risk control methods, to a certain extent effective prevention financial risk, because the risks of enterprises produced loss is minimized, interest safeguarding. This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financial risks of enterprise and its cause, expounds the stablishment of the financial risks of enterprise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warning system, and probes into how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 perfecting the risk management institution, help enterprise further prevention of the financial risks of enterprise.Keywords: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一、绪 论(一)选题背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的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企业经营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着严峻的国际挑战。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行有效的企业经营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繁荣发展的首要问题。尽管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战略来开发其竞争优势,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离不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在企业各种管理中处于战略核心地位。其中对财务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金融海啸的爆发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和银行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全面,高收益后面基本上都带有高风险,怎么这种风险企业财务人员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最终受到外部一个事件的影响爆发出来金融届的大海啸。它的严重程度甚至导致整个国家也破产,可以说这都是金融海啸引起来的。因此,加强企业金融管理避免企业资不抵债强化风险意思是财务风险管理是要的目的最终为企业资产安全保驾护航,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后动力财务问题解决好了对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依据。因此分析财务风险管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的目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企业面临的内外部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也越来越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热点问题。因此,在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如何寻求机遇,避免风险,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在识别和衡量财务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风险防御机制,通过科学的策略和方法及时有效的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防止和减少风险的损失,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实现预期财务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它所面临的风险,尤其是面临的财务风险已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构成巨大的挑战。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一方面可以减少财务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失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取得竞争优势,打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因财务风险所产生的财务危机和危机,推动企业长久、持续的发展。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可以满足企业获利的需要,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对财务风险与不确定性进行主动积极的管理,从而使企业以最有效率、最富有成效的方式,实现其目标和。我国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风险的定义、特征,衡量方法和管理上。1986年吴世农、黄世忠曾介绍企业的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1987年大学郭仲伟教授编写了《风险分析与决策》,全面系统的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1989年商学院的刘思录、汤谷良发表的“论财务风险管理”一文,第一次全面论述了财务风险的定义。财政部的向德伟博士在1994年发表了“论财务风险”一文,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基础,他认为“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明确指出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为财务风险理论向更深一层推进奠定了基础。1999年峰、万海晖、张维等用神经网络法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发现神经网络法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2004年财政部企业司编写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一书,书中阐述了财务管理的思想、和实现这些管理思想的主要方法,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体系,规范改制重组的运作与管理,积极规避财务风险,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明确指出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为财务风险理论向更深一层推进奠定了基础4、国外研究现状国外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研究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五六十年代得到推广,到七十年代时开始迅速发展,此时也开始了动态财务风险的研究,形成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九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建立财务风险管理职能. 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学者对风险管理的出发点、目标、手段和管理范围等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说有美国学说和英国学说,其他各学说都是他们的分支,或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 通常从狭义的角度解释财务风险管理,他们把风险管理的对象局限于纯粹风险,且重点放在风险处理上。威廉姆斯和海・因斯提出: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与企业经营目的是一致的。企业经营的目的是、效益与增长以及摆脱困境,履行社会责任。因此,财务风险管理是对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的控制。另外两位美国学者格林和塞宾则认为:财务风险管理是为了在意外损失发生后,恢复财务上的稳定性和营业上的活力对所需资源的有效利用,或以固定的费用使长期风险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而阿瑟阿姆等学者则将风险管理定义为:财务风险管理是处理个人、家庭、企业或其他团体所面临纯粹风险的一种有组织的方法[]。英国学者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定义则侧重于对经济的控制和处理程序方面。英国伦敦特许保险学会的财务风险管理教材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下的定义为:为了减少不确定事件的影响,对企业各种业务活动资源的计划、安排和控制。班尼斯特和鲍卡特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定义为:财务风险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和收益的风险所进行的识别、测定和经济的控制。迪克森则定义为:财务风险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和收益能力一切因素予以确认、评价和经济的控制风险的含义风险的产生源于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及人类对其认识的有限性,人类认识风险是因为风险通常与损失相联系。人们对风险的大量研究始于19世纪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关于风险的定义,不同学者分别从可能性与不确定性、预期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等角度进行了描述。 美国学者海尼斯等认为“风险意味着损失的可能性”,还有学者认为风险是行为目的所不能实现的可能性,是遭受不幸或灾难的可能性等。世界上第一个对风险进行理论探讨的经济学家是美国学者威雷特博士,1901年他在其学位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给风险下了这样的定义:“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威雷特简明的定义却概述了风险的三层涵义:(1)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2)风险是客观存在的;(3)风险被人厌恶,人们不愿其发生。风险的特征风险特征是风险本质及其发生规律的外在表现,具体可概括为客观性,即风险是由超越于人们主观意识所存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普遍性,是指随着事物的普遍运动而产生的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偶然性,即就某一具体风险而言,其发生是偶然的、潜在的,只有风险条件满足风险发生所需要时,风险才会爆发;必然性,通过对大量风险事故的观察,风险的发生呈现出规律性、可测性,对它可进行有意识的控制,但风险条件的随机性不可改变可变性,即在一定条件下风险是可以的;主观性,即人类主观认识的偏差也能够导致风险的发生;相关性,人类面临的风险与其行为及决策紧密相联,同一风险事件对不同的行为者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同一行为者由于其决策或措施不同,也会面临不同的风险结果。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安全保障的目标[]。上述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1)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而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法。它是以观察、实验和分析损失资料为手段,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数学工具,以系统论为科研法,去研究风险管理理论、组织机构、风险和风险所致损失发生的规律、控制技术和管理决策等。它是一门边缘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2)该定义指明了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经济单位,即企业(3)该定义阐明了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程序,其核心在于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组合。每一种风险管理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各种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及优化组合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环节。(4)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效能。在决策时,期望达到上述目标,然而是否能达到,不仅决定于决策前识别、估测、评价风险是否正确,而且还取决于实施控制方案过程中的效果评价,对控制方案不断修改,使其更加切合实际。这表明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是一动态过程,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改管理方案,这样才能达到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管理效果评价的周而复始过程。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对企业所面临的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性质的过程。风险估测,风险估测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的详细损失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根据国家所的安全指标或的安全指标,去衡量风险的程度,以便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的程度。风险管理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并实施。在实务上,通常几种管理技术优化组合,使其达到最佳状态。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收益性情况的分析、检查、修正与评估。风险管理周期,风险管理周期是指风险管理的五个阶段,即风险识别、估测、评价、技术选择和效果评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三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结构是主要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于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65%以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即产生财务风险。我国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 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不少企业流动比率不足国际警戒标准 200% ,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达80%以上, 还有的甚至超过100%。一旦市场销售缩减, 很难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资金运转。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 长期负债较少, 短期负债过多, 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 当出现支付危机时, 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 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由此可见,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二)投资缺乏科学性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 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 盲目投资, 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 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7]。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 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 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 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 投资无法按期收回, 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三)资金回收策略不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 扩大市场占有率, 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 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 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 盲目赊销, 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 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 甚至成为坏账[8]。,此外,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 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财务风险必然产生。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 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 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9]。(四)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 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 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 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 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 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 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 我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 这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 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不仅如此, 我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 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 令投资者无所适从。(五)企业财务管理的复杂多变企业的财务管理又称理财,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企业财务决策更多的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财务管理涉及范围很广, 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 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等。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 其变化对企业来说, 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 这必然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而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10]。此外,财务管理的还具有多变性,外部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欠缺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企业不能对外部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见,反映滞后,措施不力,财务风险必然产生。(六)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缺乏科学性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也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 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 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资金流失严重, 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在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市场预测等各环节之间缺乏统筹协调配合,造成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损失严重。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的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调研和科学论证, 盲目投资使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投资决策失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七)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部分理财人员受专业教育的程度,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特别是职业和职业判断能力, 还不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概念狭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这也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次,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进行深入的市场了解。(八)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主观判断,财务管理依据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企业进行财务预测、决策和控制所依据的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经营分析、市场分析等信息都只可能尽量接近真实情况而不可能完全反映事实,管理依据的不可靠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常常会遇到不同财务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这时决策人员就要判断哪个方法更科学,哪个方案更可行,大量的判断也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11]。针对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 增强财务风险意识,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采取正确的方法对财务风险预测、控制和管理,以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四、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一)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在财务活动过程中,有些风险是能够在计划阶段进行预测和控制的,有些风险是突发的不能预测到的,所以应建立追踪变化的预警系统,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危害性风险,从而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1、运用“阿尔曼”模型建立预警系统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他利用逐步多元鉴别分析逐步提取五种最具共同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 建立起了一个类似回归方程的Z计分法模型:Z 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其中:Z为判别函数值; X1 (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 X2 (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 X3 (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 X4 (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100%;X5 (销售收入/总资产)×100%。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个变量 五种财务比率 , 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 X1、X4X2、X3X5)用一个多元的线性函数公式有机联系起来, 综合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Z值越低越有可能发生破产。阿尔曼还给出了企业破产的临界值: Z值等于1.81是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若Z值小于1.81, 则表明企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若Z值大于3, 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 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12]。该模式从宏观角度检查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呈现不稳定现象,提高做好财务危机的规避或危机发生的准备工作。当然由于企业规模、行业、地域不同,企业不应当拘泥于形式的不同,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合自己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2、利用财务风险指标进行预测和根据财务比率指标的性质及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能力的大小, 通常能够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比率主要有: 1 现金到期债务比率。它等于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到期债务之比。这个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 2 流动比率。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2以上,但最低不低于1。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有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 3 利息现金保障倍数。它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债务利息之比。该比率反映企业以现金债务利息的能力。这个比值一般应大于1,该指标越高,则说明企业拥有足够大的现金能力用于偿付利息,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4 资产净利率。它等于净利润除以资产总额。它是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 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该指标越高, 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好, 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同时, 资产净利率又是一个综合指标[13]。企业的资产是由投资人投入或举债形成的, 净利的多少与企业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价格、单位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和资金占用量的大小等。 5 资产负债率。它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9]。它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 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通常该比率应以低为好, 但企业经营前景较为乐观时, 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 以获取负债经营带来的收益; 若企业前景不佳, 则应减小资产负债率, 从而降低财务风险[14]。企业可以应用比较、比率分析法来考察其自身历年以来财务比率指标的变化趋势, 并借鉴行业指标的平均值与先进企业的指标值来判断本身财务状况的好坏, 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控制风险、延缓危机甚至杜绝危机。3、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在现金管理方面,企业应建立资本预算体系,实行预算控制,对企业的现金进行预测。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的环节,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量化形式加以表达,编制企业财务预算,预测未来现金的收支状况可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15]。当然, 一个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稽核制度, 否则即使最先进的预警系统也得不到正常的运转。由于各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规模等存在差异,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符合其自身要求和特点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二)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策略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应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对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等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的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的实例看,不难得出以下几点教训:一是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导致恶性循环。二是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0.2 左右,第二产业为0.5 左右,第三产业为0.7 左右[16]。(三)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财务活动主要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股利分配活动。筹资活动是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 如果管理措施失当, 就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需求确定资金需求总量,适度负债, 合理安排筹资的时间和规模, 使筹资时间和投放时间紧密衔接, 降低空闲资金占用额,避免由于资金不落实或无法到期债务而引发筹资风险。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投资, 然而, 投资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 原则上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 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应以追求收益性、风险性和稳健性的最佳组合为目的。资金回收是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要解决好存货和应收账款的问题。存货占用过多会使成本费用增加而导致利润减少,另外, 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比重过大时, 会使速动比率过低, 从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存货管理, 就要尽力在存货成本与效益之间做出权衡, 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从而使存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 因为它加速了现金的流出。因此, 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应是建立适当而稳定的信用政策; 正确地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 科学地评估客户的偿债能力和建立行之有效的赊销责任制等方面。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利, 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的股利分配要受到投资机会和资金成本的双重影响, 即在企业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 应根据最佳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 先从盈余中留用, 然后才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但如果利润率很高, 而股利分配低于一定水平时, 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股票价格, 由此形成企业股利分配上的风险[17]。(四)建设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企业财务风险的高效管理得益于企业上下一心的全员参与和制度支撑。只有在文化层面上加强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 打破传统的风险无关和分割管理的思想, 建立起全面整体的风险观, 在工作中处处时时评估和发现风险, 自发的协调和实现团队化风险控制, 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同时, 管理层应致力于调查和规划本企业的风险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导双管齐下, 努力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企业领导人员应加强科学决策、集体决策, 摈弃经验决策、“拍脑门”决策等主观决策习好, 降低财务决策风险。(五)完善风险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 只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 才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 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另外, 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表现, 因此, 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 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 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是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 单位分管领导分开, 分别设置管理中心, 各行其责。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 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总体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因素的影响,财务状况的不确定导致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 因而造成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财务风险管理则是企业通过对风险的确认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控制,以最小成本确保企业的收益和安全的一种经营理财活动。结 论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和发展的保障,是保这不仅需要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企业财务风险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财务风险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财务风险提出企业财务风险能够及时有效地受到预防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有的放矢。企业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与,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