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的关键在于电商具体应用场景中的法律服务供给”——搜肠刮肚了很久才想到这么一句比较准确的表达。很多同行都注意到了,电商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十年前电商还只是网上卖货的代名词,现如今电商已经从一种具体的商业模式演变成了覆盖各行业的普遍性经济形态,几乎很难再找到哪个商业门类完全可以摆脱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影响,所以在如此广泛的市场活动当中就不能再笼统的谈电商法律服务了,必须具体到某个电商的应用场景中去。
所谓的应用场景,其实就是电商领域某一种特定下特定类型的商业行为,针对这种行为所产生的特殊法律需求给出解决方案就称之为一个电商法律服务产品了。
举例而言,笔者的几个电商企业客户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一个场景,就是他们的员工都是80后、90后,这是与传统企业一个很大的不同,那么针对这些员工如何设计出符合他们特点的劳动管理和激励制度就是一个电商律师值得考虑的课题。有人说在法律上不都是员工吗,法律并没有说对80后90后员工就区别对待啊?这是从法律专业的角度出发得到的结论,可如果从这个具体的电商场景出发,结论完全不同,这个年龄段的员工有着特殊的知识结构、文化和视野,他们对企业的和期望也不一样,例如他们更看重公司福利和今后的成长空间,那也就意味着传统企业中那种相对机械、的用工制度便难以奏效,不少电商公司为了吸引人才各出奇招,包括住房贷款、购车贷款、技能培训、期权激励等等,这些措施想要实施都需要律师针对性的设计一套法律文本出来,既制度可以落实,又要想到别让员工轻易地享受到福利之后流失掉,同时期权激励还要避免员工为了变现透支公司长远利益,这些虽然在传统的人力资源法律服务中也会涉及到的问题,却在电商的一个具体场景下变得更加集中也更值得细细打磨解决方案。虽然笔者的专业不在劳动法领域,但如果一个熟悉劳动法的律师针对性的设计出8090后员工法律管理方案,相信一定会受到电商公司的普遍欢迎。
再举一个笔者不熟悉的专业领域——刑事犯罪,这几年电商有关的报道中常见到跟刑事有关的案件,其中几个方面的犯罪常普遍且高发的,例如非法经营罪(网络上的无证经营)、侵害知识产权罪(网络售假)、组织领导传销罪(网络传销)等,如果有刑事律师针对这几个做一下深入研究,搞清楚在网络下这些犯为的特点和思,加上有意识的积累相关案例,那么一个电商刑事的法律产品不也出来了吗?
说回到笔者专注的知识产权领域,著作权方面,网络下卖的不是实物而是图片,因此网商会花大成本在产品图片的拍摄上,请模特、摄影团队、美工等等,也就是说在网货销售这个环节始终伴随着著作权的问题。那么网络下海量的图片如何进行著作权的固化、如何通过平台对盗图实施打击等等都是在传统的著作权法律实践当中没碰到过的。商标也是如此,就拿律师业务中最成熟的商标诉讼(打假)为例,线上诉讼和线下传统的诉讼在侵权线得、公证、赔偿计算等方面明显不同,笔者曾在某个网络商标侵权案件中担任被告代理人,当原告提交了涉嫌侵权产品的公证书后,凭借过往经验迅速发现公证购买流程中订单号和货运单号难以对应的问题,指出其中存在掉包的可能性,给对方制造出很大的障碍,这些都是在电商场景下才会涉及到的问题。
如果深入观察,会发现电商法律应用场景是很多的,如果你知道支付宝账户如何查封、域名如何保全查封、网店如何查封过户,其是就已经可以解决很多电商客户执行难的问题,这些细节的法律应用堆积起来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法律产品了。例子不胜枚举,重要的还是律师的发现意识,相信在这方面会有越来越多的律师提出好的想法,毕竟——需求就摆在那里。
作者为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特约研究员、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张延来(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延伸内容: